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逻辑

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逻辑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已成共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代表着国家形象,也带动着当地经济发展。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这30多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于1985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第二年,国家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便有六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的实践正式开始起步。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自苏州大会之后,中国掀起了关注世界遗产的热潮。时至今日,世界遗产公约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遗产申报机制也不断完善。上海博物馆馆长、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杨志刚教授认为当下研究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应当具有“新意识与新课题”的双重紧迫性[18]。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从起步到发展正是遵循着自身的传播逻辑,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与完善,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