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重视理论的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构建与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重要途径。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7]。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推进主要是实践探索的过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不能很好地跟上现有的新闻发布实践工作。理论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实践的滞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执政理念与水平的现代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新闻发布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来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8],“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的产物,又是我党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深刻回答。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既是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高度重视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形势、新问题、新常态,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9],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将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贯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全过程之中”[10],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具体而言,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为依据。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舆论”的概念出现达300多次。我党历来重视舆论工作,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福祸论”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一再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论断、新观点和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闻舆论领域的生动体现,“形成了体系完整、科学系统的新闻思想,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1]。
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升到了“全局”的新高度,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性质作了新定位。他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立国安邦的大事”[12],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13]这言明了在新时代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精准定位,可谓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对新闻舆论传播理念不断深化的创新之举,体现了我国新闻舆论思想体系的进一步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作出表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4]48字方针展开,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5]的使命任务,为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作出论断。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团结稳定鼓劲作为基本方针和原则,坚持改革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建设方面作出规划。“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16]新闻舆论工作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17],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工作重点作出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工作中心环节,要将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我国舆论的主阵地已经发生偏移,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因此,要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时效度,做大做强网上主流舆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络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作出阐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9],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主动设置议题,增强国际话语权;要让中国声音真正走出去,加强创新力度,拓展渠道平台;要优化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体系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新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20],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1],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造就全媒型、专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