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类脂肪的小秘密
2025年09月26日
1.鱼虾类脂肪的小秘密
鱼虾类的脂肪含量为1%~10%,平均5%,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不同品种含脂肪量有较大差异,如鳕鱼含脂肪在1%以下,而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含脂肪高的鱼类口感比较肥腻。
但是鱼虾类的脂肪酸成分和猪油、牛油中的饱和脂肪酸是不同的。这种脂肪对人体健康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营养学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生活在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以捕鱼为主,他们的主要食物也是海鱼,但是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远低于丹麦本土的居民;同时发现,爱斯基摩人一旦流鼻血,流血时间远长于丹麦人。无独有偶,科学家们还发现,日本北海道的渔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的民众,我国的舟山群岛地区的渔民血压也比较低,这些现象都与一种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有关,这一类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鱼类的油脂中,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具有抑制血小板形成作用;EPA与DHA还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EPA和DHA在鱼体内的合成很少,主要是由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类合成的,经过食物链进入鱼体内,并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储存。二者低温下呈液体状态,因此,冷水鱼中含量较高。(表3-3)
表3-3 鱼油中ω-3PUFA含量(g/100 g鱼肉)

看完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能心中有答案了,那就是适当吃些鱼虾类,特别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鲱鱼等对心脑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鱼虾类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但鱼籽、虾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的朋友最好少吃或者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