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元分析

二、单元分析

(一)2022年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二)2022年课标解读

1.了解旧石器时代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知道考古遗存、化石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能结合语文、地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古代史料的含义,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工程,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一体;知道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和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等技术,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