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世界历史的分期和发展概况及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并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中国史知识补充到世界史当中,构建历史学科知识网络,培养时空观念。

(二)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模拟旅行,从地理位置、文明成就等初步了解古代亚非文明。)(1课时)

(1)活动设计:小组分工,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其他同学领略古代亚非文明。(一组主持兼介绍古代中国文明,二组介绍古代埃及文明,三组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四组介绍古代印度文明。)

(在优美的乐声中,三位“导游”通过精美的PPT开始介绍)

一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脚步,走进其他三大文明古国。

二组: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导游介绍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尼罗河对埃及的意义,学习古埃及的发展历程,介绍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观看有关金字塔的小视频,讨论问题:金字塔是怎么修建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组:古代两河流域——新月沃地

导游介绍“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大体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特别重点介绍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四组:古代印度——种姓的国度

导游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分享关于“印度”的相关信息。介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一组:刚才,在三位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三大文明古国的具体内容,这是一场视觉盛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教师学生共同完成导学案上基础知识梳理,并进行小组PK,及时记忆知识点。

2.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对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认识古代亚非文明,培养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时空观念,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同性及各文明之间的联系。)(1课时)

(1)四大文明古国内容归纳一览表,(学生完成,限时记忆)

(2)通过归纳讲解,绘制时间轴等方式将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可通过与中国史联系、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和历史的时空观念。(小组合作完成)

(3)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小组讨论完成)

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交通运输、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

(4)结合本课所学从表中归纳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小组合作完成)

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创造出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你从古代亚非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完成)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源泉。

(6)小游戏环节:将本课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目,可以两个同学竞技。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分类:请将相关词语分别填入对应的文明区域。(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甲骨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孔雀王朝、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尼罗河、法老、太阳历、木乃伊、金字塔、长城

参考答案:

属于古代埃及的有:尼罗河、法老、太阳历、木乃伊、金字塔。

属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有: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

属于古代印度的有:孔雀王朝、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

属于古代中国的有:甲骨文、长城。

(7)板书设计

3.自我检测(1课时)

(学生通过解决一个典型的练习题目,巩固并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奴隶制小国是在( )

A.约公元前4000年      B.约公元前3500年

C.约公元前31世纪      D.约公元前21世纪

(2)(2022年云南模拟)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司母戊鼎          D.《汉谟拉比法典》

(3)(2022年湖北荆州模拟)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4)(2022年湖北随州)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

(5)(2022年江苏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6)(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古中国——种姓制度

B.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

C.古印度——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古巴比伦——甲骨文、青铜器

(7)(2022年沈阳模拟)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2022年湖北)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释迦牟尼佛像

(9)绘制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