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有”好老师——学习张桂梅老师有感

争做“四有”好老师——学习张桂梅老师有感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要引领学生,必须以身作则。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党和政府提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四有教师”,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以此为目标,不懈努力。

当下,举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热潮,我仔细翻看着张老师的事迹,一遍遍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着张老师坚持着她的梦想。如果换成是我,能不能像她一样的坚持?这是一种灵魂的拷问,也是我对自己的深刻剖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是一个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体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她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等无数荣誉,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她盛年丧夫,无儿无女,把自己“嫁给”贫困山区,把贫困山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以超过90%的升学率,将1800多名云贵山区的女孩,送出大山,送到高校,送抵这些孩子父辈们无法企及的平台和轨道。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曾经觉得这些只是小说中的情节,可今天,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就在我的身边,而且,她和我一样从事着教育这一最神圣的职业,我有荣与焉!

我忽然在想,张桂梅老师在无数的苦难面前,有着一种怎样的坚持?或许当时只道是寻常,只是一个刹那间的决定,仅此而已,却成就了一个平凡中的伟大灵魂!

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我刚毕业,分到了一所山区中学——炎山中学,自从分到山区后,我梦寐以求的事就是有朝一日回到城里,所以,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在物质条件及其差的情况下,我努力地奋斗,拼命地坚持着。哪怕经常深夜起来接水;几个月点着蜡烛上晚自习;用原始的蜡纸刻资料,再用油墨一张张地印制;走十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动员学生来上课……哪怕一个学期回家一次,还因车况路况不好,经常“凉拌”在大山包,在荒郊野外,我也一直不曾放弃。2007年,身怀六甲的我依然在学习,不顾别人的劝阻与嘲笑,走进考场,在8:1的角逐中,过关斩将,以政治学科综合成绩第一名入职北闸中学,开始了我人生的又一次跋涉。当时,初三和高一、高二、高三的历史,四个年级一起上,我也是咬着牙坚持,孩子不到周岁,生活节奏像打仗一样,每天如机器般快速的运转着,不想辜负那一张张纯真的脸庞,认真地写好每一份教案,甚至做梦都在备课。皇天不负苦心人,我所教的班级,初三的普通班成绩超过重点班,高中三个班成绩都不错,文科班的历史和城区里的班级也不相上下,成绩得到了学校老师及家长的认可。

我一直努力地坚持,因为我的梦想就是能考到城里。2011年,我如愿以偿,入职凤凰中学,可是我没有想象中的喜悦,我担心我北闸的高三文科13班,哪一群孩子怎么办?我知道,我可以选择潇洒地离去,可我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让那一群孩子的青春留下遗憾,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最终选择了坚持,决定拼尽全力,和他们风雨同舟。诺言很简单,可坚持真的很难。那时还不会开车,每天在两所学校之间奔波,赶公交车都要花费三个多小时,从周一到周日,风雨无阻,中午饭不是馒头就是烧洋芋,时间松一点,可以吃一碗米线。最后的几个月,一周60多节课,天天吃消炎药,我咬着牙坚持,此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多少次想要放弃,多少次想要认输,可想到那一张张笑脸,就浑身充满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我只希望我的这一点坚持,能改变那群农村孩子的命运,我无悔无憾!那一年,花开争艳,我和他们努力拼搏,荣辱与共。当我走进教室,我的心马上就沉静下来,用心地讲授每一道试题。每一次考试,孩子们都全力以赴。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感与成就感溢满心间。我透支着我的精力,只为一句不后悔,只为了心中那一份坚持!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师生相聚,调皮的他们才告诉我,看到我太辛苦了,不忍心让我失望,只能用他们自己最原始的情感来支持我,所以,一年时间没有一个孩子逃我的历史课,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天,我所在的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可我似乎少了一些激情,一些坚持。我反思自己,难道就这样下去?我本可以做得更好。“朝闻道,夕可死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要学会用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

因此,在从事教学的同时,我开始研究教学。由于城乡差距,山区和城区的教学质量相距甚远,为了让自己的一些教育经验供同行借鉴,我系统总结了自己的教育心得。从2012年到2019年,在云南科技出版社、西安出版社、黄河出版集团等先后出版了《归纳与测评》《中考档案》《火线100天》《名校课堂》《3年中考2年模拟》等几百万字的历史教辅资料,我也从一个只会开关机的电脑初学者,慢慢掌握了诸多的编辑方法。期间,我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无数的煎熬,甚至数次有了毁约的冲动,最后,终于战胜自己。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算是深有体会!

在发展专业的同时,我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全国校本课程专家上海的韩立芬教授的指导下,我带领凤凰中学的老师完成了《课程纲要》和《乌蒙骄子》《水墨丹青》《创梦衍纸》等12门校本课程的编辑出版。2020年,我主持编写的《助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其间,写了许多教育论文和散记,发表于《云南教育》《云南课程教材研究》《昭通教育》等诸多刊物上。每年主持昭通市的中考阅卷时,在总结会上,我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无偿分享。“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只有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才能享受别人不能享受的。哪怕我只是播下一粒种子,也希望这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哪怕我只是点燃一缕星火,也希望星火能发展为燎原之势。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能做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终身学习成为我的信念。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我带完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回首往昔,青春无悔!无悔青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时,窗外大雪纷纷,我却热情似火,桂梅老师,我们将与您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