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坚守

逆境中的坚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要学会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要引领学生,必须以身作则。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党和政府提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四有教师”,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以此为目标,不懈努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说明教师要学识渊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忽然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做好示范引领这一榜样?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教师群体中,有一部分教师上课就是填鸭式的照本宣科,然后照着参考答案讲题,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没有一丝激情。我们常告诫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可我们自己又能真正做到多少?按照学习金字塔的理论,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只有5%的学习效率;学生讨论学习有50%的效率;学生教会别人,有95%的学习效率。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所教的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的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们喜欢在我的课堂自由展示情景剧、历史剧、小品、顺口溜、歌曲、即兴创作等。当我真正放手以后,学生们给了我无数的惊喜。“刮骨疗伤”中的“刻骨铭心”,四大名著的片段展示,模拟历史的精彩画面、穿越时空的历史改编,课堂中的学生们激情澎湃,一个个课堂高潮,让我叹为观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学生们学习效果显著,成绩优异。让课堂变成一种享受,教学相长,成为现实。

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有一天晚上,210班的孩子一起为班上的一对双胞胎兄弟过生日,我应邀参加,结果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抽到了一个题目,背诵《出师表》。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初中的语文课上学到的这篇文章,情不自禁地背出“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让我有点汗颜。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学生心中的榜样,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作用真的很大。爱屋及乌是有道理的。忽然想起一位优秀的同事无意中和我交流时说过的一句话,“我要求学生背的内容,我一定自己先背得”。或许,这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自我要求吧!在此之后,我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我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

自律的人才有“开挂”的人生。忽然又想起教师节前夕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和自己所教的学生聊天,她们跟我说:“老师,您上课从不带书,但上起课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对书上的内容熟悉到极点,直接就是我们心中的女神。”那种崇拜的眼光,让我有一瞬恍然和感动。我回想自己的读书生涯,似乎发现一个“真理”,在我所认识的优秀教师中,除学识渊博、风趣幽默、关爱学生等品质方面,我还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上课肯定不会照本宣科,每每有老师准确地说出课本多少页、多少段有个什么内容,我就特别的佩服。所以,工作以来,一直想努力成长为一位优秀教师,为了这一目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到今天,我已经能做到这一点,所有课本上的知识,已经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别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艰辛。

2011年,刚从北闸中学考到凤凰中学,但还兼任北闸高三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那时,儿子还小,我又不会开车,天天搭乘公交车,3路转6路,6路转3路,每天路上就要花费3个多小时。中午基本来不及吃午饭,随便吃一点干粮就接着上课。两处奔波,在极度艰辛的状况下,辗转坚持了一年,从周一早上一直到周日晚自习,都是单调的备课和上课,风雨无阻地带完那一届学生。不为其他,只为自己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梦想,不想让此生留下遗憾,不想让我教的学生留下遗憾。风雨之后,彩虹更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那一届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坚守和道德底线!“天道酬勤”之后几年的时间,和一些出版社签约,陆续出版了《中考档案》《火线100天》《名校课堂》《3年中考2年模拟》等几百万字的历史教辅资料。其间,我都是利用晚上、周末、暑假的时间进行编写,那一过程,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真的是无比的痛苦和煎熬,但最终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要成为学生们心中的优秀教师的诺言。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终身学习成为我的信念。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偶有闲暇,写一点散记文章,成为我生活中的调味剂。我带完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回首往昔,青春无悔!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