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培训感悟
五天的培训结束了,受益匪浅,给我们留下的是心灵的震撼,三所学校的六位专家给我们做的精彩报告,让我们不虚此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及评价,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践行孔子“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体现。
我们先后聆听了李协良、周鹊虹、袁炳飞等三位专家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介绍,又观摩了重庆市三所学校即重庆市诚善中学、重庆市七十一中学校、重庆市全善中学的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收获颇丰,对以后自己学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每天学习之余,我都在反思,我们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在张天海校长带领下的诚善中学,有青春激昂的学生,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重庆七十一中校长张克运的报告更是精彩绝伦,他们的细节工程令我钦佩,张校长的哲学教育思想,令所有观摩的老师心悦诚服!
五天的学习结束之后,我仍然心潮澎湃,观摩的三所学校让我看到了重庆市校本课程独具特色的风采,每一所学校都有其文化的核心元素,也都有一位学识渊博、敬业奉献的校长和一群兢兢业业的老师,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活泼的笑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或者说是爱的力量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及传统教育模式,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星星之火可以发展成燎原之势,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一次革命,需要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还需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教育情怀,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大道至简!只要我们努力,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终会有所收获,天道酬勤!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勇于改革创新,一切皆有可能!最有价值的改变是改变自己!只要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开发好校本课程。
总之,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产物,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课程。走过重重困境,必定豁然开朗。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培育、耐心等待,让灵魂的发展能跟上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