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中实施研究

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中实施研究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历史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是教育的核心,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如何落地,是一线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五大素养在课堂中实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对实施核心素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观念的转变。古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只适用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信息时代的今天,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还采用传统的观念去学习,去教学,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插秧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小组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课堂由传统的沉闷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第三,教师教法的丰富多彩。再有趣的事物,时间一长总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教师需要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采用课本剧、知识竞赛、“英雄争霸”、历史情景剧、室外课堂、游戏学习、思维导图、故事展演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

第四,了解学生。教师要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第五,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是大单元教学,还是作业设计,力求精练,尽量争取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最多的知识。

第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学生前进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耳濡目染,做到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