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的方法与步骤

三、课后复习的方法与步骤

(一)课后复习的方法

1.回忆:在下课后、吃饭前、做作业前或睡觉前,不看书,不看课堂笔记,而是像放电影一样,把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整个过程可以用15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全部回忆出课堂学习的内容,就证明听课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全部回忆起来,就说明听课有不够的地方,应及时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2.看书:当回忆结束后,接着应打开书本,将老师讲的内容结合书本看一遍,对想不起来的内容、印象模糊的地方或重点、难点部分再次加强记忆,甚至动手写一写,读一读。并在重要部分或没掌握的部分做个记号或在空白处写点体会,以便今后再复习查找。

3.整理笔记:在课堂上由于要边听边做笔记,有时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做好记录。因此,课后复习时要及时地把课堂笔记进行加工整理或补充,以便随时翻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

(1)把课堂上漏记的重要内容补充完整。

(2)把记得不够准确的内容补记完整。

(3)把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知识记下来。

(4)把从参考书、资料书上看到的精彩片段记下来。

(5)把自己通过预习、上课、复习、看课外书悟出的体会记下来。

4.查看参考书及相关的资料: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课本内容,以利于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二)课后复习的步骤

1.不同时段的复习步骤

(1)一节课的知识复习。在每节课下课前5分钟,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再在各自的小组内交流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后整理并完善听课笔记。

(2)一天的知识复习。每天做作业之前要求学生先回忆当天学习过的内容,阅读课本再次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做作业。刚开始学生为了应付完成作业,草草地看看课本,或敷衍了事说已经复习了,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可以把这一步先放在课堂上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看着课题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例题及笔记,说说知识的重点、难点,最后再让学生做作业。

(3)一段时间或一个知识体系的复习。可以先要求学生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同步也教给学生一些复习方法,如列表法、画图法等。可以画知识结构网络图、复习思维导图,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只要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都可以。随后,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的结构图。最后,引导学生不定期地进行修改和完善知识体系,并不定期地复习。

(三)复习方式及作用

1.尝试回忆

所谓尝试回忆是指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有人将它比喻为“反刍”,就像牛或羊一样,把已经进入胃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尝试回忆的好处,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可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尝试回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回忆出课堂学习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这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好的。为了正确地检验自己的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开始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看课堂笔记,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看课堂笔记。为了加深记忆,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尝试回忆的效果会更好。

(2)可以提高记忆能力。由于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尚未遗忘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了一遍,这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3)可以提高阅读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通过尝试回忆,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没有记住的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说明记忆恰好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对于那些想不出来的学习内容,自然就会急着去看笔记。这样,就激发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自觉地将忘记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4)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尝试回忆是反省思维的过程,还要概括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一旦想不出来,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这无疑是在做“记忆体操”。因此,一个经常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2.认真读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尝试回忆的步骤以后,便要开始认真读书。当然,这时候的读书与预习和课堂学习时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预习和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所谓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是指不仅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认真真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容绝对不能马虎,要全面过目,而且还要边读边思考,要多想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内在联系,更要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要重点突出。复习中的读书,要有重点,要细读和思考。对于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不必再花费很多时间,而是把时间集中在回忆不起来和印象模糊的学习内容上面。在读书的时候,不妨边读边画。

(3)重在精读、熟读。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必须做到精读和熟读。至于一些关键的章节和定义、定理和定律等内容,还要在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将其背出来。

(4)适当看一些参考书。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看一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看参考书当然是在复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是结合课本的内容去读参考书的内容。

3.整理笔记

复习过程中的整理笔记,是指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复习资料。整理笔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的过程。所以,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最好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可以使这份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笔记成为阶段复习和重要考试前的复习的得力助手。

4.探索和发现

复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的内容,而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有所发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对于知识,不仅要懂“是什么”,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