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生,润泽生命

书香人生,润泽生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历史长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人一生总要有一个信念,一种坚持,方能不虚度光阴,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岁月就匆匆流逝。人际关系之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形成了家人缘、同学缘、师生缘、朋友缘、爱人缘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诸多缘分,牵牵绊绊,成为我们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惜缘、梦缘、求缘、追缘,但往往事与愿违。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众多错过的缘分常常令我们很惋惜。

有人说过,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来来往往,上上下下,有的人陪你一生,有的人只陪你一程,所以我们要随缘聚散,因为这强求不来。磁场相同的人,往往能一见如故,我们就说这是两人之间的一种缘分,但这也并非就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改变,人的磁场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就会有渐行渐远的淡漠。我们要习惯一些人的相濡以沫,也要习惯一些人的相忘于江湖。毕竟,变才是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但有一种缘,如果你认定,一定会一生不变,它会对你不离不弃,这就是“书缘”。我与书结缘,始于幼年的懵懂时期,在外婆的怀里,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大多是教人向善,努力上进的,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很多经典故事。回到父母身边后,父亲喜欢看书,《三侠五义》《隋唐演义》等,里面的英雄人物、传奇故事,父亲精彩绝伦的讲述,经常让我如痴如醉。在父亲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开始看书。那时的小画书比较流行,一角钱一本,四大名著、神话传说、童话故事、抗日英雄都有,我和哥哥都很喜欢,家长给的零花钱多用于买小画书,最后都攒了几大箱,以至于我和邻居小兰还在街上摆过“书摊”。初中看完了四大名著,高中流行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的书看了无数,曾一度迷恋言情小说,成为琼瑶粉。到了大学,开始读一些中外经典,但不得其法,不求甚解,走马观花,比如《基督山伯爵》《茶花女》《三个火枪手》《巴黎圣母院》《汤姆叔叔的小屋》《镜花缘》《鲁宾逊漂流记》……工作后,闲暇之余,读散文、杂文、微型小说,并重新开始了写日记的习惯。我有幸遇到很多各有所长的老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开始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一些教育理论著作,因为学校课改,也涉猎一些教改书籍,所以,到现在,读的书五花八门,门类庞杂。在教书生涯中,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也会偶尔看一些当红小说、穿越小说等,当是打发时间的一种调味剂。现在,读得最多的是历史类的专业书和教育哲学及经典名著。我生平最享受的一件事就是听着音乐、喝着茶,读着自己喜欢的书,那种境界无以言表,书就是我的知心爱人!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走进书里,感受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豪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味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感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品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跟随余秋雨的脚步探寻人类文明的《文化苦旅》,感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叔本华的“存在主义”,斯宾塞的“快乐学习”……

一本好书令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真的舍不得放下。席慕容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书缘让我的灵魂总在路上,漫漫人生,唯书不相负也。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并不太喜欢这些各具特色的花香,唯钟情于书卷之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书中纵横古今,穿越时空,碧落黄泉,任我遨游。与古人神交,与知己对话,深刻剖析自己,三省吾身,一本好书可以让我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小心翼翼,怕自己的不真心会亵渎书神。

这些年来,书伴我走过万水千山,体会了关山月、塞外情、长城结、大海梦,在这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让我不曾迷失自我。也让我在万般无奈、肝肠寸断时,再次燃起对生命的希冀。到如今,即使红尘俗世、万千诱惑,我仍然对书情有独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任世事变迁,红尘万千,我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书香人生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将与书生死不弃,永不辜负!尽我一生之力,浸润于书海之中,做一名灵魂有香味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