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设置
1.适合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2.课时计划:9课时。
3.开设条件:具备师资条件、学校能提供多媒体教室等开课条件。
4.教学资源
(1)历史遗迹(龙家祠堂、龙卢故里、姜亮夫故居、彝良罗炳辉将军故居)。
(2)民间传说。
(3)史料资源丰富。
(4)奇闻逸事众多。
(二)实施要求
1.学生必须对本门课程有兴趣才能参与选课,选中的学生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2.学校提供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还要具有经费支持。
3.开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编制好校本课程,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授课,课后完善校本课程。
(三)实施策略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需要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若干对应的方案,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订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为了让本课程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特制定了以下策略:
1.安全实施策略
通过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全出行方面的知识介绍,让学生与家长了解安全出行的具体要求,尽量把在具体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制作活动指南及安全手册,解决活动可能对学生造成的人身安全及交通安全等问题。
2.实践调查策略
要求学生任选一人,参观其故居。通过以走进名人故居、实地考察、调查了解等形式,课前让学生搜集图片、视频及文字访谈等资料,对历史名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可以让学生提高信息整理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也能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还能增强本课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3.文化沙龙策略
可以按照主题要求,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资料汇总人等角色,进行任务安排,确定好具体日程及时间节点。安排一个时间,各小组进行集中,把各自的任务、搜集到的资料、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进行沙龙研讨。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功能,各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文献研究策略
通过上网查询或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方式,对涉及的历史名人进行系统了解,深入研究。
这样可以加深对历史名人成长艰辛的认识,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学习优秀名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精神,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5.汇报交流策略
通过上述过程的学习和积累,让学生将成果汇总,可制作成PPT,也可以是小视频,还可以是文字类的总结等成果。
这样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创意与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幸福。
6.宣传片制作策略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资料整理和分类,制作本课程的宣传片,最终形成一个资料库。
这是学生在本课程学习后的一切收获,其成果可以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果附在校本课程之内,作为开设本课程后的一个重要资料,为以后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7.综合评价策略
为了对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根据实施策略,制作出在不同的场地、环境的评价标准,评出优秀学员给以表彰。(比如:表达之星、创作之星、实践之星)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怕艰苦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