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七组(四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是第七组,今天我们组带领大家来学习第四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鞠躬)(全班掌声鼓励)

导入:昨天我们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板书标题),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习目标(PPT展示)。(全班齐读)

下面有请第一大组来为我们讲解第一个主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利用小品形式情景回放)

第一组:(同学上来表演小品)一位美国人在萧条的街上卖车,好不容易盼来一个人,卖车的人精彩地介绍了车的特点,但那个路人就是不买,说到最后,路人用一只鸡换了一辆车。

(说明:本小品表现了经济危机来临之时,经济萧条,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情景)

第二组:(同学们上来表演小品)一位美国工人推销咖啡,可是无论他怎么说,都没有人买,后来为了维持咖啡的价格,就把咖啡销毁了。

(说明:本小品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一个表现——生产的相对过剩)

第三组:(同学们表演小品)经济危机发生时,货币贬值,一个小孩用钱当玩具来搭积木。

(说明:本小品表现的是经济危机来临时的货币贬值)

(三个小品的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

第四组:同学上台讲解了第一个主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每位同学讲了一个要点,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板书)

李同学:导火线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马同学:时间是1929—1933年。

郭同学:始自美国,然后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高同学:特点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的危机。

马同学:其影响是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超过三千万工人失业,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崔同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跌。

刘同学:企业银行纷纷倒闭,失业人员激增,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引起政治危机。

李同学: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美国实行新政。

陈同学:经济大危机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而且成了法西斯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

第二组:下面请同学们记黑板上的内容(2分钟),我们来提问,看一下我们同学的学习情况。

本次经济危机发生在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本次危机的特点是什么?(点名回答)

同学: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特点是最严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掌声)

主持人:下面有请第八组同学评价第一大组,并编顺口溜。

第八组:(全组起立)我们组认为第一大组大展示较好,他们分配很合理,每位同学都分配了任务。展示形式多样,特别是小品精彩,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讲解也比较到位,声音洪亮,板书清晰,但语速有些快,坐在下面的同学有些听不清,我们认为他们组可以加3分。

下面是我们组编的顺口溜:

“一九二九到三三,纽约股票导火线,

经济危机美国始,席卷‘资主’大世界。

资本主义历史上,严重、深刻、时间长,

受害最深是人民。经济危机影响是:

生产、贸易大降减,工人失业物价跌,

加剧“资主”的矛盾,引起政治大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走出危机喜洋洋,

德日走上法西斯,形成战争策源地。”

主持人:好!感谢第八组的精彩展示,下面请第二大组为我们展示第二个问题“罗斯福新政”。(全班掌声)

第四组:下面我们为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罗斯福新政”。(板书)

第四组的同学有序走上讲台,每位同学展示一个要点(脱稿),介绍了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

最后,一位同学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这一内容,并进行了讲解。

第五组:全组上台结合教材讲解了主要内容,表演了自己编排的罗斯福总统参加的总统竞选演讲小品,并发表了就职演说。(掌声)

(由此导入主要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表演很成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第六组:全组上台归纳出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分工合理,每位同学轮流讲解。

丁同学: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美国经济得以缓慢地恢复。

夏同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

秦同学: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虎同学: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李同学:请大家在书上找到并勾画。

最后,由每个组的两位同学把所讲内容再一次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强调了重点,顺利讲完本知识点。

主持人:感谢第二大组的精彩展示,下面有请第九组对他们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并编顺口溜。

第九组:我们组认为他们组讲得非常精彩,形式多样,声音洪亮,使用了PPT,任务分配合理,讲得很到位,特别是小品表演得比较好,我们组认为他们组可以加3分。(掌声)

下面是我们组编的顺口溜:

“纽约股票市场崩,经济出现大危机。

新选总统真伟大,一九三三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开始行改革。

实施目的有两个,加强经济的指导,

消除经济的危机。一九三三国会上,

大刀阔斧颁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

国家干预是核心,挽救美国出困境。

度过经济大危机,经济建设得恢复。

阶级矛盾得缓和,走上‘资主’发展路。”

主持人:感谢第九组同学的精彩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根据课件带领同学们梳理了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最后,进行了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姓名:九年级( )班

一、选择题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

A.生态环境的恶化  B.经济危机的蔓延

C.霸权主义的影响  D.恐怖主义的泛滥

2.关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了美国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B.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C.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D.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经济危机)人们把1929年10月29日称为“黑色星期四”。对这种说法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大气受到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B.纽约股市崩溃,演化为后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C.德国纳粹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日本军部上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

A.促进了美国经济复苏

B.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5.(罗斯福新政)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

C.规定工作时数   D.调整工业

6.(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生产    D.扩大对外贸易

7.(情景假设题)一位美国的黑人握着一位美国总统的手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新政’,我们一家不知道还要在失业的痛苦中挣扎多久。”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8.(情景假设题)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人在中国、苏联和美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在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材料题

(罗斯福新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价值贬值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的纳税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摘自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

(2)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措施去扭转上述经济状况?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的做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

温馨提示:

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材料说的是罗斯福新政的什么措施?它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兴建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维护和增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B 6.C 7.C 8.A

二.材料题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罗斯福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新政作用: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等。

(3)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建立诚信为本的信用制度;②农业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③工业方面,加强国企改革,合理调整产业结构;④新建公共工程,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减少失业队伍。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等。

(授课教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同学们本节课的表现非常精彩,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计效果,教学相长,一点不错,最后老师补充和强调几个问题。本课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的一个重点,也是中考的一个重点,这场经济危机的时间是从1929—1933年,它具有三个特点:最严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也就是生产出的产品远远超过了人民的购买力,当时在任的总统胡佛采用传统的放任自流的方式反危机失败。所以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采用以工代赈等方式,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所以,在美国人民心中,罗斯福总统和带领美国人民赢得独立的华盛顿总统及实现美国南北统一的林肯总统有一样的地位。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带给我的感受是震撼的,你们真的太优秀了,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给我更多的惊喜,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