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合作的开端

一、意外合作的开端

这次数字人文项目的发起源于201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举行的“媒介与现代性项目”(Media and Modernity Program)会议的一次意外的邂逅。它是极度让人惊讶的——甚至是令人不安的——一位文艺复兴-巴洛克-拜占庭艺术史学家被一位计算机科学家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这个经历开启了对艺术学与科学交汇的调查研究。

我被问道:你听说过计算机视觉吗?计算机科学家未来如何帮助艺术史学家分析艺术?而且,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分析画作,并据此聚类,那么你作为一个艺术史学家想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我即刻的反应是发自内心的极度震惊。我不仅从未听说过这个技术,而且对它的技术能力感到诧异。其技术包括“自动的艺术归类以识别一位艺术家的手法,根据风格归类画作并区分风格相似的画作图像,不同画作艺术家相似程度的量化统计,以及对一个画作创作时间的推测”[5]。我产生了兴趣,也怀疑,甚至有了保护自己领域的想法。很快我知道,这种反应在我艺术史的许多同事中都有。这次提问就是产生这次完美风暴的条件,它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也是一次合作的开端,合作者就是我的质询者——阿哈迈德·艾尔珈玛,罗格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这次偶遇之后,我和我的合作者不仅已经阐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检测了我们领域之间的裂隙,以及艺术与科学交汇所带来的不安。我发现计算机视觉取得了如此成就,我们开始着手去探究我对此的反应是否准确暗示了大多数艺术史学家对这种新技术的认知,及其是否也是计算机科学家对其在艺术史学中应用的想法。我们想去调查为何领域之间有明显的隔阂,想去测定它们如何能够有成果地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