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社群内部架构剖析
从前文对101粉丝社群内部层级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相对成熟的粉丝社群的组织架构包括粉丝站、作为个人意见领袖的“粉头”、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四个层级,而像《Produce101》这类养成类选秀节目,节目组和偶像个人也往往深度参与粉丝社群的互动。各个层级在粉丝社群中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一个成熟的粉丝社群会在各级成员之间形成有效的等级和权力分层,从上而下实现信息控制。在这其中起到分级作用的是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象征资本。象征资本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认可,如名誉。而粉丝社群内,象征资本的多少则取决于粉丝所拥有的消费能力、信息资源及生产能力[17]。
需要注意的是,粉丝社群内虽然形成了等级分层,但是不同层级之间并非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虽然实行自上而下的信息控制,但不同层级之间始终存在双向的信息交换和监督。例如粉丝站在组织应援时,集资情况和应援完成情况必须对外公示,受到个体粉丝的监督。而个体粉丝的行为也会受到粉丝站的监督,如果有粉丝多次违反社群规范,粉丝站就会对其进行公开批评,甚至将其逐出社群。
而同一级成员之间则有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博弈关系。就像马特·希尔斯指出的那样,“迷(即粉丝)分享共同的兴趣,但在相关知识、接近迷对象的权力,以及地位声誉上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18]。例如,一个粉丝社群中往往同时存在多个粉丝站,它们规模大小不一,一方面在社群中承担不同的分工;另一方面,互相之间呈现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当粉丝站需要制作时长较长的翻译视频时,为了提高制作速度,往往是多站联合协作。但当进行生日应援时,各个站子又各自为政,分别开启集资通道,并且在集资数目和送礼的规模上进行攀比。各家站长为了能让自家站子生日应援更气派,甚至常常自掏腰包。
一个成熟的粉丝社群就如同一个“粉丝自治区”,权力分层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发挥集体智慧,而非为了实行统治。
图4 粉丝社群内部权力分层与信息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