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日记资源,推动文献交互性研究
2025年09月26日
(四)整合日记资源,推动文献交互性研究
日记文献虽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但有时略显琐碎、“千篇一律”,同时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如果单一利用则有些片面。而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和可视化呈现,则能整合日记资源,促进其交互性研究。
所谓整合日记资源,就整体日记文献而言,包括日记文献的搜集、整理、分类、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库;就个人日记文献而言,则包括个人日记文献的整理,提取个人日记中的各类要素,如人物信息、天气信息、重大事件等,分别建立数据库。在整合日记文献、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对日记文献进行交互性研究及可视化的呈现与分析。交互性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日记文献与日记文献;另一种是日记文献与其他文献,如日记文献与地方志文献[16]。
世界地图平台上有一张清代驿站线路图[17],若将此图下载并添加至《姚鼐典试山东、湖南日记定位查询图》中,浏览者即会发现姚鼐行迹多沿清代官道,所经过之处基本为清代驿站。但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初一日姚鼐典试湖南时,先后经过岳阳驿、青冈驿、黄谷铺、湘阴县、桥头驿,而清代驿站图并未收录青冈驿、桥头驿。此时便可根据《日记》将未收入的驿站补充进去,丰富完善清代驿站图。经过完善的清代驿站图,之后又可为整理其他带有驿站信息的文献提供参照,形成一个交互的动态系统。
虽然可以将日记文献作为一种史料,但是日记文献的记载并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每种日记不过是以个人眼光观照社会的一隅。而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带来的交互性研究,不仅能够促进文献间互证、互释,避免单一地利用文献的弊端,以便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认识日记文献,充分挖掘日记文献的价值;还能够分析社会各个阶层日记中的人物与社会关系,拼凑日记描述的零碎化的生活片段,重构另一种历史图景,从而开阔日记文献的研究视野,拓宽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