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在线与身体的不在场
不管是否在场,知识永远在线。在线教育、在线培训、播客讲座或者其他,知识媒介的无处不在使现代人的场所感大大降低。场所感的淡化其实是视觉空间产生的直接后果。按照麦氏的逻辑,字母表和印刷机代表的视觉空间文化冲击了传统知识的传播扩散模式,将人的感知与亲身经验抽象出来,用概念进行剥离,并且人本身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即成为一种无形无相之人。无形无相之人比艾略特的《空心人》有过之而无不及。麦氏认为,电子人就是无形无相之人,每个人都与其他人相融合,知识生产、传播和接受并不必然要求“身体的在场”,但在“听觉-触觉空间”内,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麦克卢汉认为,当人打电话或者在线时,人本身是以光速在电子世界中传送,意味着他已经不存在实际的肉身,而当人们没有肉身时就像做梦一样可以随时卷入任何人的世界[29]。在数字化知识媒介中,人彻底消融为背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