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呈现文本,创新文献打开方式

(一)直观呈现文本,创新文献打开方式

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呈现,绝非是为了取代传统文献,而是传统文献的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呈现方式、阅读方式。发布在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上的《姚鼐典试山东、湖南日记定位查询图》[13]通过叠加4张点图和4张线图,将日记文本图像化、地理化,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姚鼐典试山东、湖南时的往返路径及所经地点。点击图中的任意一点,即可查询到此地的地理坐标、姚鼐何时经过、于此处有何活动及有无诗作等。同时在学术地图发布平台,对图层的关键字段勾选后,利用“地名索引”功能,便能检索到姚鼐所到的地点。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姚鼐行迹,也对地方文化旅游建设有重要意义。

通过添加天地图地形图层或相关图层信息,读者能够直接查看到《日记》中所载的山川、河流。例如,《日记》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十一日载:“又五十里至杨店,过溪桥,住竟日。冈峦高下,溪谷潆洄,望双峰九嵕,邈然秀耸。此地去吾郡六七百里,怅思故乡,题二绝句。”通过点击地图上的“杨店”便可查看到这些日记内容,同时还能够清楚地看到杨店东侧即双峰山,再东侧便是姚鼐故乡桐城。“双峰九嵕,邈然秀耸”,仿佛历历在目;“怅思故乡”之情,似乎萦绕胸怀。

图2 姚鼐典试山东、湖南首途路线图

此外,如果将不同年代图层叠加,地形地貌的变化、城镇村落的变迁跃然于图上,能够激活日记文献的时空感,让读者一定程度上能够“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