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调查

二、对艺术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调查

因而,我们为艺术史学家设计了21个问题,为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了16个,希望借此揭示在这些领域中学者对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力和应用的了解,他们对此技术的态度与认知,以及他们对这种人文数字化意义的反应(这些调查的统计结果可以在我们网站的“调查结果”部分查找)。尽管这些调查旨在测量艺术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的认知,但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在于艺术史学家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接受能力。不过,也需要测量计算机科学家们对此的观点,并将之作为比较的基点。两个调查中的问题有意地被设计成部分重叠,以尝试捕捉被调查者更多的细微差异性观点,而不是重复模糊的概述性观点,调查要确认艺术史学家对给定问题的语言格外高度敏感。人文领域里使用计算机科学的情况并不明确,因此,我们给被调查者留有书写空间以让他们可以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也鼓励他们在调查末尾给出总括性评论。为了保护调查参与者的匿名性,在本文中的个人评论已经被概述或适当节选,而非从调查统计结果中一字不差地转述。我们只给被调查者4种回应选项,2个是赞同,2个是不赞同,没有中立这种既非赞同也非不赞同的选项,不过被调查者可以跳过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迫使调查参与者在这个问题上表明立场,因此,无意间促使产生了过多针对问题的评论。总之,我们最后收到75份非常热情的调查回应,59份来自艺术史学家,16份来自计算机科学家。

计算机科学和艺术史学领域有不同的观点,这不足为奇。总体上,我们发现在人文数字化的一些组成部分方面有一些共识。例如,当被问及与另一个领域合作的接受度时,结果显示两个领域的大多数成员对于合作都表现积极。但是,问题“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文的应用标志着学术范式积极转变的开端吗?”结果显示,过半艺术史学家不同意,而绝大多数计算机科学家确信将会如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