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社群情感联结机制
1.想象的共同体
粉丝首先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粉丝们以对偶像的喜爱为起点而联结在一起。柯林斯曾提出互动仪式链来互动。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需要包括:成员共在、对社群外成员设限、共同焦点、共享情感。人们通过参与仪式获得情感共鸣,又从仪式中生成可代表群体的符号,共同符号的出现又会增强仪式的神圣感和巩固群体情感[19]。
而在选秀节目的粉丝社群中,观看节目直播和实时讨论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仪式。B站等实时弹幕交流网站出现后,粉丝能够在共同观看直播的同时,实时进行情感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仪式参与成员之间形成虚拟在场的效果。在直播结束后,粉丝之间的讨论没有结束,他们通过由节目衍生的专门用语进行交流,并因对同一个选手的喜爱而渐渐聚集到一起。
参与应援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群体仪式。当粉丝们逐渐聚集,他们彼此分享对偶像的喜爱,并通过参与粉丝站组织的应援来表达,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助力,照亮偶像星途,强化了集体的情感。而参与应援仪式使粉丝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整个社群的情感联结也更加牢固,有的粉丝甚至将这种关系描述为“战友”。
2.社群内各层级之间的情感联结
在前文中,我们将粉丝社群分为核心粉丝(粉丝站)、贡献粉丝(“粉头”)、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四个层级。各个层级在社群内呈金字塔式分布。各层级成员在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从而增强了社群内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和社群黏性。
粉丝站,作为社群内的核心粉丝,起到了凝聚整个社群的作用。他们成为个体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纽带,也是普通粉丝在社群内重要的情感寄托。某种程度上,粉丝站是整个粉丝社群的气质打造者。
我爱豆平时不怎么发消息,我每天就一直刷站子的消息。我们家站子就超有毒啊,是我每天的快乐源泉,有站子在我根本脱不了饭(fan)。(04号被访者,女,21岁)
“粉头”,作为社群内的意见领袖,一方面在优质内容产出上和粉丝站形成互补;另一方面,粉丝站更具有官方气质,往往受到诸多约束,而“粉头”则极具个人风格,在与其他粉丝的互动中更自由,更易引发粉丝的认同感,也让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感受到社群的人情味。
像我是CP粉,这个事情其实在饭圈就不能放到官方的站子说。但是有很多CP的粉头,会做很多CP文啊、漫画啊,他们讲话又很随便、很可爱,比较容易引发我的认同情绪。(03号被访者,女,23岁)
活跃粉丝则是社群互动的主力军,他们和粉丝站、“粉头”进行高频率的互动,积极响应粉丝站的号召,活跃社群氛围。粉丝站和“粉头”在与其互动中获得成就感;普通粉丝则可在围观其互动过程的同时,从互动的喧闹中感受到社群的温暖[20]。
普通粉丝往往是社群内那些“小透明”、“潜水党”,他们占了整个社群的大部分,但是却很少在社群内主动进行互动。他们的存在可以为活跃粉丝提供心理满足感,满足他们在社群中自我的地位确认需求和虚荣心,促使活跃粉丝的持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