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社群依托平台的转移
在《超级女声》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粉丝社群的线上互动都以百度贴吧、论坛等主题社区为主要平台。而在对《Produce101》的粉丝社群观察中,我们发现,粉丝社群线上互动的场所已经转移到微博、B站等社交媒体上。
1.依托社交媒体的粉丝社群建构
微博和B站是在访谈中最常被提及的粉丝社群互动平台。微博是粉丝互动的主阵地,B站则作为其补充,主要作用是提供发布视频资源和提供直播实时讨论场所。
在粉丝社群构建之初,个体粉丝分散在微博各处,他们受同一个文本或者偶像所吸引,抒发自己对偶像的喜爱,但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特别是当一档选秀节目播出前期,选手以近素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普遍没有粉丝基础。因而喜爱这些选手的粉丝,往往只能在自己的主页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感受,其影响力也仅限于自己的好友圈。而微博则为这些尚未联结在一起的个体粉丝们提供了连接点——超级话题。超级话题是微博设置的一个兴趣社区功能,只要在发布微博时带上相关话题,如#produce101#,该粉丝发布的内容就会出现在超级话题中,被展示给其他粉丝。个体粉丝可以在偶像相关的超级话题中彼此确认粉丝的身份,进行交流,从而组成非正式的、松散的粉丝社群。在这一过程中,超级话题以信息集散地的角色出现,使粉丝们逐渐聚集到一起。不仅是微博,包括Twitter、Instagram等粉丝社群和粉丝站活跃的社交软件,都设置了带话题标签这一功能,帮助个体粉丝找到组织。
而粉丝站的出现则成为粉丝社群组织化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粉丝社群中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的成员成立粉丝站,在微博上建立专属账号,以其名义发布偶像的最新动态。与超级话题相比,粉丝站发布的消息更及时、更准确、更权威,因此个体粉丝纷纷关注粉丝站账号,将粉丝站视作偶像消息的分发中心。除了消息分发,粉丝站还承担组织应援、建立秩序的工作。原本松散的粉丝群体围绕粉丝站变得更为紧密,社群组织化程度更高,粉丝的行动也变得更加统一。同时,由于粉丝站的建立者往往是一群“职业粉丝”,他们往往有粉丝站工作经历,或者具有制图、视频制作等技能,或者具有高于一般粉丝的社会资源。因此,粉丝站往往会成为文本创造的高产地,直接提高整个粉丝社群的创作能力,也成为粉丝社群气质的打造者。
在微博上,超级话题将粉丝聚集到一起,而粉丝站则引导粉丝社群走向成熟,走向组织化。
图3 依托微博的粉丝社群建构过程
2.互动平台转变带来的新特点
从主题社区到社交媒体,互动平台的转变让粉丝社群在互动和传播模式上具有新的特点。
(1)裂变性。
和百度贴吧等主题社区相比,微博等社交媒体具有三大优势:实时性、开放性和社交性。百度贴吧这类主题社区的社群互动,以发帖和跟帖回复为主,是一种“主题演讲式”[15]的互动和传播方式,成员之间很难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这类主题社区更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档案保存馆,成员之间的互动存在延迟,且只有“圈内的人”,如注册会员,才能进入社群互动,而社群外的其他人,往往很难进入,这也导致社群内的互动对大众影响甚微。
而微博这类社交媒体,一方面实现了粉丝之间的实时互动,实现了即时交流;另一方面,微博这类社交媒体是公共开放的,个体用户发布的内容可以对这一平台上的所有其他用户可见,加入和退出机制被淡化。同时,不同于主题社区一般只满足成员作为粉丝的社交需求,微博这类社交媒体往往能满足粉丝社群成员在多个社群中的社交需求。一个粉丝社群成员的好友列表里,除了粉丝,通常还包括自己的现实好友和其他兴趣社群中的成员。社交媒体各个社群之间呈现的这种多维度的关联性,使社群传播更容易呈现跨边界的扩散[16]。这也意味着,以社交媒体为互动场所的粉丝社群,其传播模式比之前更具有裂变性。我们常常能看到某个明星的粉丝以集体的姿态闯入大众的视野,如登上热搜榜,或者出现在一个与该粉丝社群毫无联系的用户首页。
我们就很希望把爱豆(idol)“安利出圈”。只有我们这群粉丝喜欢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微博上能有更多人看到他、喜欢他、支持他,爱豆才能有更好的前途。(13号被访者,女,22岁)
(2)聚合力。
依托社交媒体的粉丝社群呈现出更强的聚合力。这种强聚合力主要来自两个层次的高效情感交流:粉丝与偶像之间,粉丝与社群内其他成员之间。
对偶像的喜爱是粉丝社群产生聚合力的起点。一档选秀节目开播,节目制作方、选手和选手的经纪公司等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注册账号,比如发布偶像练习的视频、进行网络直播等,对粉丝形成一种高强度的情感输出和情感渗透。粉丝在偶像的成长过程中实现了心理参与,而这种情感的投入,又促使粉丝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金钱和才能为偶像应援,从而真正深度参与到偶像的成长中,获得一种“养成感”。社交媒体也缩短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粉丝可以通过评论、私信或者转发等手段,实现和偶像的垂直沟通,仿佛偶像只是自己好友列表里的一个朋友一样容易接近。
我爱豆他每个阶段的视频都能在网上找到,就感觉我是看着我“儿子”长大的,像以前玩QQ宠物的感觉。当时不是拼命给他投票嘛,我们都开玩笑说自己像是拼命想把儿子送进重点大学的老父亲。而且我爱豆还没那么红的时候,我私信他,他还经常回我,可甜了。(09号被访者,男,20岁)
社群内部的深度情感交流是粉丝社群具有强聚合力的另一个原因。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粉丝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这使得粉丝之间的情感关系更加亲密。而且比起主题社区中的虚拟身份,社交媒体上的虚拟身份和用户自身真实身份连接更紧密,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线下的社交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这也使得粉丝在社群互动中更容易发展成现实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