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艺术史中的一种不同风格的科学应用

四、人工智能:艺术史中的一种不同风格的科学应用

虽然艺术史已经与科学长期相伴,但是,今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从经验主义的灵感中提供了格外不同的一些东西。对统计形态识别的二维成像的先锋研究将计算机从一个打字计算器转变为能看的图像处理机器,因而显而易见,计算机科学为人文提供了极其新颖的东西。目前的情况是,计算机科学已经超越了仅仅作为物理的和计算的艺术评价方式,它开发了视觉分析的多种形式,可以共同对一个给定的对象或一组对象进行复杂的阐释[14]。我们的调查表明,艺术史学家大多并不知晓这些技术进步,他们只熟悉自己领域中最基础的一些计算机科学应用。艺术史学家会去做的审美阐释,现在计算机可以执行其中的一些核心过程。既然如此,那么第一个问题并不是艺术史如何用这些新方法,而是这对审美阐释本身意味着什么?

既然我们审美理解和判断美的能力是独特的本性,大多数人将之描述为我们区别于机器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这种计算机科学则威胁到我们自身的人类认同概念。艺术史学家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观点的回应中体现出领域保护意识,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一个被调查者在评论中明确阐述了这种极端立场:“为什么我要将自己一生的工作托付给计算机,如此一来我就变成不相干的了?”[15]当艺术史学家被普遍问及他们是否会对计算机作出艺术的审美判断持开放态度时,绝大多数回答是否定的。认识到这些担忧是重要的,不过我们想首先提出:对人文领域如何开始考虑审美判断的哲学缘起的理解可以提供一种解释,用以说明为何没有受过计算机科学训练的人会对这种发展产生怀疑。其次,计算机科学已经给人文领域带来一个挑战:如果计算机能够执行一些程序来阐明人类创造的相同结果,那么,难以触及的或感官的知识真的是难以触及的吗?本文中,这些复杂的数据会简要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