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同果:医患纠纷类舆论反转的传播机制
2025年09月26日
二、异源同果:医患纠纷类舆论反转的传播机制
在社交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关系转变为“信源(内容)—渠道(媒介)”的互动过程,这里暗含着舆论生态圈中关系与结构的作用。在现实经验和技术逻辑的指引下,在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的协同演进中,社交媒体建构了嵌套性关系网络,网络节点在内容生产、交互、共享中自发地协同合作,个体力量在无限连续中聚合、放大、爆发,为社会中相对无权者赋予话语权与行动权[5]。这部分将以2016年的“纱布门”和2017年的“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例,讨论舆论反转的传播机制,特别观照作为反转基础的首发信源存在的一致性问题。
“纱布门”的舆论是从谴责医生的恶反转到批评患者的无知或无理,反转的结果以突破某种大众常识和同情弱者的逻辑做结。但“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却与之相反。在此事件中,院方变成了反转前的舆论主导者,患者家属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看似不同的两个事件背后是否蕴含着相同的反转逻辑?这一部分将从首发信源、专业媒体与信源的关系、双方信息发布情况、社交媒体的渠道支撑以及专业意见领袖的发声等方面对两件事情进行梳理对比,从而思考首发信息为何难现真相,哪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舆论的反转。以专业媒体为核心,在“信源—渠道”的互动框架下,两个事件的信息传播机制所呈现出的关系与结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纱布门”和“榆林产妇跳楼事件”舆论反转的传播机制比较
续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