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传播现状:不同类型网站的报道内容及用户情感认识呈现不同偏向

(一)网站传播现状:不同类型网站的报道内容及用户情感认识呈现不同偏向

第一,商业网站的中华文化信息报道更关注国家与集体,UGC(用户生产内容)视频分享类网站更关注个体与自我。新浪网等商业网站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全国各地弘扬中华文化的动态、中华文化的当下意义和传承路径探讨等,关注的是大我与集体。搜狐视频用户在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中最注重孩子教育问题,其次是中华文化的作用。优酷视频用户更注重思考中华文化与自身命运的关系、现代生活方式与命运的关系,思辨性更强。UGC类网站信息都强调小我与个体命运。

第二,官媒网站对政策信息持续报道,对民间传播较好的中华文化关注较少。政府背景网站关于中华文化的信息信源丰富,并且具有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担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人民网、文化传通网和中国网上,以“中华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内容多是对政策信息的报道。传统主流媒体官网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对政策性文化信息报道较持续,但对民间较有影响的中华文化关注较少。

第三,在中华文化接受方面,国外社交网络用户更愿意相信、接受经过实际验证的结论。分析世界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 Tube上的“中华文化”检索结果发现,获得最高播放量和最多评论的视频,也是最受争议的视频——《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其中,过半评论是质疑实验的科学性(缺少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实验者的博士学位、十多年几百万次的实验次数等。国外社交网站的用户多受西方科学实证主义影响,更倾向于接受经过实验验证的结论。而中国用户受儒、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更倾向于相信人本主义的研究,抑或是感性的劝导、情感的共鸣等。因此,中国用户对中华文化的内容认可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