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四、结语

随着日记文献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应对以往的研究路径进行反思,对传统的方法进行突破。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呈现,不啻为日记研究的一种新角度、新方法。姚鼐《日记》只是浩渺日记文献中的一粟,如何推进整体日记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研究,是学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加紧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刻不容缓。

【注释】

[1]本文蒙徐永明先生、徐雁平先生审阅指正,谨此致谢!

[2]黄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2019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3]邹振环:《日记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古代中国:传统与变革(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334页。

[4]影印方面,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珍稀日记手札文献资料丛刊》、《上海图书馆藏稿钞本日记丛刊》等;整理方面,如张剑、徐雁平和彭国忠等教授领衔主编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系列,《管庭芬日记》、《徐兆玮日记》等日记的整理;研究方面,有张剑、徐雁平、王振忠、桑兵、邹振环等教授的论文及相关研究。

[5]如徐永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几种可视化途径——以汤显祖研究为例》,《中国古代戏曲考信与传播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4—195页。

[6]陈左高:《历代日记丛谈》,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7]王启芳:《姚莹诗论刍谈》,《求索》2012年第1期。

[8]王启芳:《晚清桐城诗派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9]温世亮:《姚鼐集外诗歌辑补53首》,《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3期。

[10]关于姚鼐日记,笔者另著文考辨与整理。

[11]文本自动标识平台网址:https://dh.chinese-empires.eu/markus/beta/。

[12]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网址:http://amap.zju.edu.cn/。

[13]《姚鼐典试山东、湖南日记定位查询图》网址为http://amap.zju.edu.cn/maps/1202/view。本文所引图2来自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底图图层为天地图。

[14]〔清〕范履福修、黄儒荃纂:《良鄉县志》,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15]为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如何运用数据思考学术问题”,笔者另举一则其他方面的例子。徐永明教授等在《〈全元诗〉作者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一文中对《全元诗》中有籍贯或省籍著录的3 106人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作者籍贯的地理分布来看,宣城占据第二,与《全元文》相比变动较大。徐教授以此为线索,分析其原因,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元代汪泽民、张师愚合编的《宛陵群英集》。

[16]在这方面,张学珍等的《〈翁同龢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古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徐雁平教授的《从翁心存、翁同龢日记的对读探究日记文献的特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是比较好的范例。张学珍等对《翁同龢日记》中的冷暖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徐雁平教授针对读翁心存、翁同龢日记中的天气信息,一方面进行日记文献间的交互性研究,另一方面进行日记文献与环境史间的交互研究。正如徐教授在文中所言,“孤立地使用一种文献,有较大的风险”,而整合日记文献,通过数据库化整理日记文献的数据,累积数据,再进行大数据间的可视化呈现与分析,恰恰能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种解决办法。如果能采用可视化呈现的方法,绘制出一些图表,则读者能有更直观的感受。

[17]清代驿站线路图网址:http://worldmap.harvard.edu/data/geonode:Courier_St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