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呈现——以姚鼐《惜抱使湘鲁日记》为例[1]
2025年09月26日
日记文献的数据库化及可视化呈现——以姚鼐《惜抱使湘鲁日记》为例
[1]
黄 汉[2]
日记作为一种私人文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邹振环教授指出,“日记文献强调尊重客观事实,是考订史实、补正历史的重要依据。”“日记是研究历史人物最好的素材,也是记主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记录,因此是研究历史人物生平与思想的宝贵文献。”“日记选材形式的广泛性,使日记中常常保留了各种问题的大量线索,给社会文化史研究提供了绝好素材。”[3]近年来,学界开始重视日记文献,不断地影印、整理、研究[4]。虽然日记文献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日记文献略显琐碎,带有主观色彩,相关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何转换研究角度,深化日记文献的进一步解读,成为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对于传统文献的数据化挖掘,建立了类型丰富的数据库与平台,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世界地图(World Map)、文本自动标识平台(MARKUS)等,并对传统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颇有“数据在中国,数据库在国外”之势。中国学者也尝试将数据库和可视化呈现方式运用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并呼吁加紧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史数据库[5]。借鉴此种方法,将日记文献数据库化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能够为日记文献的利用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本文试以姚鼐日记为例,探索日记文献数据库化及可视化的方法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