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简述

朝代简述

用“朝代”来描述三皇五帝时期显然是不合适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建立的组织机构与真正的国家机构相去甚远。因此,这里仅把“朝代简述”看作为了全书的统一而设置的一个栏目而已。

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是从黄帝开始的,这一说法源自我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黄帝的事迹开篇。当然,最新发现的大量考古成果证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可以往前推得更早。

按照传统的说法,远古时期的中国曾出现“三皇五帝”,但不同的史籍对“三皇五帝”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汉代所定的“三皇”有多种说法,包括:(1)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2)伏羲、女娲、神农(《春秋运斗枢》);(3)伏羲、祝融、神农(《礼·号谥记》);(4)伏羲、神农、共工(《白虎通》);(5)伏羲、神农、黄帝(孔安国《尚书序》)。

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

(摄于2013年9月28日)

伏羲传有许多发明创造,天水伏羲庙成为后人缅怀先祖的重要场所

(摄于2011年7月25日)

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涿鹿黄帝城留下了其文明发展的历程(摄于2016年8月11日)

“五帝”则有五种说法,包括:(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五帝本纪》);(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庄子》);(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世经》);(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孔安国《尚书序》)。

“三皇五帝”的说法虽然有多种,但因为孔安国《尚书序》在经书中地位尊崇,所以之后的许多史籍皆采用孔安国《尚书序》的说法,于是,这一“三皇五帝”的说法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当然,我们不能把“三皇五帝”与后来封建时代的帝王相提并论。“三皇五帝”只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实力强大的部落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历史的远古时代,是中华民族从懵懂进入文明的历史阶段。神话传说把农具、人工取火、结绳记事等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三皇五帝”,实际上这些发明创造应该被视为这一时期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炎帝及其部落创造了中国农业文明,神农架流传着有关神农的传说(摄于2007年7月26日)

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来说,燧人氏、伏羲氏分别代表的是蒙昧时期的中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神农氏所代表的是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五帝”是接着“三皇”之后的历史发展阶段。“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开创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一信念更是广为流传,以至“炎黄子孙”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代称。少昊、颛顼、帝喾则都是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探路人,他们共同为华夏民族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

尧帝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临汾尧庙至今香火不绝(摄于2015年5月12日)

舜耕历山的高尚品格,使他声名远扬,成为后世楷模(摄于2016年8月3日)

在古史传说中,帝喾之后,又先后出现了两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据传,他们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和平传位的。他们所处的时期是“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过渡时期,氏族制度行将崩溃,是从蒙昧向文明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中国远古社会的转型阶段,这一时期为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故事。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三皇五帝”是我国民间流传的神话色彩浓郁的传说。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黄帝时代许多发明创造展现的才智、神农尝百草付出的艰辛和体现出的牺牲精神、尧舜禅让彰显的道德力量……传说时代是古史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传说,我们能够寻觅人文初祖的人生轨迹。现在,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三皇五帝”也许不仅仅是个传说。现当代的许多学者对于史前历史也作过不少的考证和论述,有些已得到证实,有些还需加以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