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建陵】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嗣升。他出生于长安东宫别殿,是唐玄宗第三子,其生母杨氏为李隆基嫔妃。因李隆基皇后王氏一直没有生养,李亨便交由王皇后抚养,王皇后对他百般呵护,“慈甚所生”。唐玄宗也为其选派贺知章、吕向等名士侍读,这对其文化知识与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李亨初封为陕王,后改封为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与玄宗、杨贵妃等外出避乱。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当唐玄宗继续前往成都避难时,李亨北上到达灵武。
天宝十五年(756年),李亨在未经玄宗许可的情况下,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擅自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即位为唐肃宗,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成为唐朝唯一一位在长安之外登基的皇帝。

陕西乾县唐肃宗建陵石刻(摄于2016年8月17日)

陕西乾县唐肃宗建陵石兽(摄于2016年8月17日)

陕西乾县唐肃宗建陵陵号碑
(摄于2016年8月17日)
肃宗在灵武即位,确实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抵抗运动,扭转了玄宗出逃后全国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
肃宗即位的第二年,安史叛军发生内乱,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趁机反攻,于至德二年(757年)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此时,唐肃宗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并轻信谗言,猜忌郭子仪等人,把军政大权交由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致使唐军的军事活动受挫,使战争进入旷日持久的状态。唐肃宗晚年,任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使宦官势力日益嚣张。同时,肃宗又宠信皇后张氏,纵容她干预政事。
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给之后的唐朝皇帝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隐患。
宝应元年(762年),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又传来唐玄宗病逝的噩耗,肃宗悲恸不止,病情加剧。而此时,李辅国与张皇后争权夺利,李辅国无视肃宗病情,竟假传太子的命令,带禁兵进入寝宫抓捕张皇后。肃宗受此惊吓,病情陡然转重,不久后病逝于长生殿,葬于建陵。
建陵位于礼泉西北的武将山南麓,因山为陵,东与九嵕山昭陵遥遥相对,西与梁山乾陵隔川远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建陵筑有矩形土垣,及角楼、献殿、阙台等建筑。现在,虽然这些建筑已不存,但石刻依然保留下来,而且是唐十八陵中最多、最完整的。不过,由于建陵沿山一带沟壑纵横,道路崎岖难行,故游人稀少。
笔者参观建陵时,目睹狭窄山道旁的深沟大壑,不禁心惊胆战。沟壑两侧分布着两排石刻,这些石刻虽然体型略小,制作也较粗疏,但雕刻技巧并不逊色。如今不少石刻已半身没于土中。正对陵山的山坡顶上,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建陵陵碑。笔者隔着深沟遥望,建陵陵山虽然气势不凡,但挽救不了从此以后日落西山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