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
西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鲜卑族,南北朝时期西魏的开国皇帝。他也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孝庄帝时,被封为南阳王。北魏孝武帝时,元宝炬被加封为太尉、侍中等职,不久又升任太保、开府、尚书令。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为对付专权的高欢,任命元宝矩为中军四面大都督。同年,孝武帝元脩与权相高欢决裂,西入关中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元宝炬护驾随行,被拜为太宰、录尚书事。
谁知,宇文泰同高欢一样,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权臣。孝武帝致力于重振皇威的所为令宇文泰感到不满,永熙三年(534年),宇文泰鸩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因长安位于邺城的西面,史称西魏,据有湖北襄阳以北、河南洛阳以西的原北魏统治的西部领土。

陕西富平西魏文帝永陵文保碑(摄于2016年8月16日)

陕西富平西魏文帝永陵陵冢(摄于2016年8月16日)
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位期间,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宇文泰为大丞相,把持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不过,建国之初,面对严峻的形势,文帝能够和宇文泰默契配合,实行一系列改革,建立户籍制度、颁布均田令、实行府兵制等,使西魏的统治日趋稳固,经济军事实力也大大加强,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最终,西魏的国力超过了东魏。由于宇文泰大权独揽,文帝常常闷闷不乐。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三月,元宝炬病逝于长安乾安殿,在位17年,终年45岁,葬永陵,谥文皇帝。
永陵位于今陕西富平留古乡何家村东北,是西魏文帝元宝炬与皇后郁久闾氏和乙弗氏的合葬墓。陵冢为圆锥形,封土现高为13米,周长230米。据载,陵园原有不少碑石,陵前神道两旁,还立有石翁仲及石马、石羊、石獬豸等石刻,但这些石刻现已多被毁坏,或用于修坝砌渠,只剩下一对石獬豸,位于陵冢前东西两侧。目前,东侧的石獬豸已迁至西安碑林博物馆内保护,西侧石獬豸仍在陵前田间默守。这对獬豸石刻刀法古朴简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作品,在古代石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永陵东侧约25米处,有一高5米、底边长22米的小陪葬墓。墓主人是谁,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墓主是文帝的妹妹平原公主。据民间传说,文帝安葬时,平原公主送葬,不幸暴逝陵前,被陪葬陵侧,这种传说不确,因为史载平原公主多年前已病逝。也有人认为墓主是西魏废帝元钦。元钦为文帝的长子,继位后,一心要除去专横跋扈的宇文泰,事泄,被宇文泰废黜,幽禁在雍州(今陕西凤翔)。
笔者在渭北平原的一处田野间看到了西魏文帝高大的永陵。陵丘上长满荆棘和小灌木,陵前立有两块文保碑,周围则稼菽起伏,村舍散落。
回顾西魏文帝的一生,虽然作为傀儡,在臣强君弱的形势下苟且偷生,能够不被废杀,而且修建如此高伟的陵丘,也算是幸运了。如今,永陵已淹没在一片农田里,孤冢矗立于斜阳残照中。在我国历史中,元宝炬看似一个不太起眼的帝王,背后也有一些令人伤感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被人流传下来,更多的却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