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简述

朝代简述

清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统治者建立,满族的前身是明代的女真人。女真人为古代生活于今东北一带的古老民族,在明代分为三大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被称为建州女真。明朝政府先后将建州女真分成三个卫,总称“建州三卫”,卫的指挥使由女真族的部落首领担任。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第二年在萨尔浒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明军,使明朝从此陷于被动局面。之后,后金又攻克沈阳,迁都于此,并改名盛京。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开启了大清王朝诞生的序幕

(摄于2016年7月19日)

辽宁抚顺萨尔浒古战场碑亭成为这场改变后金命运战役的印记(摄于2016年7月19日)

皇太极在辽宁沈阳故宫大政殿称帝并改国号为清,其与明朝一较高低之心昭然若揭(摄于2013年10月2日)

福建泉州敕建御碑记叙了施琅受康熙帝诏命收复台湾的壮举

(摄于2016年10月19日)

河北承德普宁寺御碑亭碑文记述了乾隆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治武功

(摄于2012年7月7日)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摄于2013年11月13日)

洪秀全在金田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势力波及大半个中国

(摄于2015年8月11日)

孙中山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摄于2017年7月31日)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被明军守将袁崇焕击溃,努尔哈赤负伤,不久病逝。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统一了整个东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利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之际,在明降将辽东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入关,同年,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从此开始了清朝在关内的统治。

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去世,清圣祖玄烨登基,改元康熙。康熙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超越了他的先人。在位期间,他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击败沙俄入侵者,签订《尼布楚条约》。除此之外,他还三次亲征,挫败西北割据势力分裂阴谋等。乾隆帝在位时,也通过一系列行动,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康雍乾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清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但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末期,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闭目塞听,盲目自大,而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迅速崛起。尤其是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开始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但清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英国处于不利的贸易局面,为此,英国通过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来获取暴利。

鸦片的蔓延,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历史就此开启。衰弱的清王朝战败求和,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南京,以此为都,改名天京。此后西征北伐,势力波及大半个中国。14年后,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此后,各国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变法维新,但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扼杀,戊戌六君子殉难。不久,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第二年,清朝签订《辛丑条约》。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使得反清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团结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宣统帝被迫退位,清朝灭亡,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

清朝统治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政权算起,到清帝退位为止,长达296年,但如果从顺治元年清军入关算起,则为268年。清朝历史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12帝,入关后则历10帝。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与明朝的君主比较,清朝自入关迄逊位,颇多英明之主,无论是开疆拓土、行政规划,都不让于汉、唐。但有清一代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在世界历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使国家的主权不断丧失。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及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激化了各种矛盾,加深了清朝的统治危机,并引发了各阶层的反清浪潮,武昌起义最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