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永陵】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原是湖北钟祥兴献王朱祐杬的长子,明武宗的堂弟。如果不是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他是不可能登上皇帝宝座的。
明武宗朱厚照以昏庸荒淫出名,为了享乐,他下令在西苑修建豹房,置珍奇玩好、歌伎舞女于其中,日日与几个亲信游乐,“朝夕处此,不复入大内矣”。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武宗驾崩于豹房,时年31岁。

北京昌平明世宗永陵大红门(摄于2017年8月8日)

北京昌平明世宗永陵文保碑(摄于2017年8月8日)

北京昌平明世宗永陵碑亭遗迹(摄于2017年8月8日)

北京昌平明世宗永陵明楼(摄于2017年8月8日)
由于武宗死后无嗣,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年号嘉靖。即位之初,嘉靖帝就与群臣就其生父尊号等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多的“大礼议之争”,最终,嘉靖帝运用皇权,不顾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皇帝,并按帝陵规制改建其陵墓。
嘉靖帝在位长达40多年,即位之初,革除前朝弊政,尚有作为,但很快就丧失进取精神,日渐腐朽,大事营建,迷信方士,甚至长期不上朝,导致奸臣严嵩专擅朝政20年,清官海瑞直言上书罢官入狱。这种佞臣专权、直臣遭害的局面,使边事废弛,南倭北虏,祸患不断。
世宗为政“忽智忽愚”“忽功忽罪”,不少朝臣无故得罪。在后宫,更是起居无常,喜怒无常,内外结怨皆深。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熟睡中的世宗被16个“蓄怨积苦”的宫女用绳索勒颈,因宫女慌乱中误把绳套挽成死结,才使世宗免于一死。这种“宫婢之变”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由于世宗迷信方士,日求长生,长期服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嘉靖帝因服食丹药过量逝于乾清宫,终年60岁,葬于永陵。
永陵位于今北京昌平十三陵陵区阳翠岭南麓,是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始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要求“量拟长陵”。据载,当时仅调动官兵参与修陵就将近4万,其他工匠民夫更是不计其数。经过11年的营造,永陵才大体竣工。
建成后的永陵规模宏大,设计新颖,用料考究,施工精细。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明隆庆《昌平州志》也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其营造耗费白银多达八百余万两。永陵的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了世宗之前的六位明帝之陵。清乾隆年间,永陵曾被修缮,但规制有所缩小。
明十三陵中,只有少量陵寝开放,明世宗永陵常年封闭,笔者寻访时,只能看到幽静的神道、陵前的神功圣德碑,而陵道的尽头是永陵紧闭的文武方门。方门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门楼的斗拱、额枋、飞椽为石雕构件与琉璃构件混搭,两侧的陵墙墙体基本保存完整。笔者参观那天,刚巧陵门短期打开,笔者有幸远观永陵高耸的明楼,永陵的明楼应该说是十三陵中最完整也是最雄伟精致的。不过,虽然永陵崇丽盖世,但是明朝的气数却在这位一心羽化成仙的皇帝的斋醮中逐步走向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