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茂陵】

【汉武帝刘彻茂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为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最初被封为胶东王。当时的太子是刘彻的哥哥刘荣,刘荣为栗姬所生。汉景帝有个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因为刘彻愿意“金屋藏娇”,所以,刘嫖就把女儿陈阿娇许配给了刘彻。

为了使女儿能够成为皇后,馆陶长公主不断向景帝称赞刘彻的聪明达理,又屡次在景帝面前诬陷栗姬,最后导致太子刘荣被废,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彻16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55年,是汉代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政治上,他通过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军事上,他依靠卫青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彻底击溃了匈奴势力。经济上,他招募张骞出使西域,最终开辟了丝绸之路。思想上,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文韬武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盛世。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摄于2018年7月23日)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陵号碑

(摄于2011年7月28日)

陕西兴平汉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

(摄于2011年7月28日)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69岁,葬于茂陵。

茂陵位于今陕西兴平市南位乡策村南,东距咸阳市15千米。是咸阳原上最西边的一座西汉帝陵,因陵寝隶属茂乡而得名。

汉武帝继位第二年就开始修建陵墓,茂陵的营建前后长达53年之久,动用了国家贡赋的三分之一,陵寝工程规模浩大。《关中记》云:“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陵冢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是西汉诸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寝。

在西汉诸陵中,汉武帝的陪葬品也是最丰富的。据说,在他还没有去世的时候,陵墓里的财物就已经放不下了,这自然引起后人的觊觎。据《后汉书》记载,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后,就“发掘诸陵,取其宝货”,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不能减半”。后来董卓和唐末黄巢起义军也盗发过茂陵。不过,考古界认为,茂陵虽经多次盗挖,地宫中仍应留下不少文物。

如今,茂陵虽然已经没有了往昔的辉煌,但夯土筑成的覆斗式陵冢依然肃穆。陵前有两座石碑,其中一座是由清代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汉孝武帝茂陵”碑,茂陵周围还分布着许多陪葬墓,包括卫青墓、霍去病墓等。笔者几度徘徊在茂陵前,看着丛生的杂草和散落的残砖断瓦,不禁遥想曾经的汉家威仪。

有趣的是,许多人都把以霍去病墓冢为中心的茂陵博物馆当作茂陵。当年叱咤风云的汉武大帝一定想不到,多年以后,自己爱将的陪葬墓修葺一新,并安然接受着后人的瞻仰,而自己却孤零零地躺在公路边上的荒冢下面,少人问津,正如清代诗人徐开熙《拜武帝茂陵》所云:“英雄从来只数君,荒坟犹自上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