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简述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隋、唐历史一脉相承,故历代史学家常把两个朝代合称为“隋唐”。
隋朝(581年—618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北周王朝的外戚,不仅袭父爵受封随国公,长女还嫁给周宣帝成为皇后,因此地位十分显赫。周宣帝病逝后,杨坚在关西士族支持下,以外戚身份入宫辅政,他平定了部分朝廷贵族的叛乱,又诛杀周室诸王,大定元年(581年),杨坚以“受禅”形式废周静帝而自立,史称隋文帝。
杨坚的封号是随王,但新政权的国号定为隋。后世学者推测,这是因为北朝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都是短命王朝,杨坚害怕自己的王朝也不能长久,便把“随”的走之旁去掉,改随为隋,希望国家从此安定,国祚绵长。

隋炀帝仗恃国富民强,过度消耗国力,但大运河的开通功在千秋(摄于2012年8月26日)

李渊太原起兵,攻占长安称帝建国,太原成为唐朝龙兴之地 ,充盈唐风晋
(摄于2015年5月11日)

长安玄武门早已面目全非,当年李世民却在此通过政变拥有天下(摄于2016年8月18日)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故里文水建庙岁祭(摄于2014年8月4日)

西安兴庆宫里,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欢娱声中,“安史之乱”爆发(摄于2018年7月24日)

黄巢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使藩镇坐大,唐室衰微
(摄于2013年11月23日)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灭西梁国(南朝梁的残余政权,北周的附属国),两年后南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隋炀帝即位后,隋朝进入了强盛时期。但他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开凿运河,连年征战,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叛将宇文化及逼缢,终至亡国。隋历二帝,共38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出生于世代显贵的家族,七岁就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李渊的母亲为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因此李渊也深受器重,先后在多处任职。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已经遍及全国,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并攻占长安。第二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不久以后,唐翦灭群雄,一统天下。
唐武德九年(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在位期间,他选贤任能,从谏如流,颁布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复兴文教、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政策,造就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太宗之子高宗病逝后,高宗皇后武则天曾改国号为“周”,并迁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但在武则天病笃之际,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唐中宗登位,恢复了大唐国号。
武周时期虽有不少弊政,但总体政策稳当、百姓安居乐业。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唐朝进入盛世,史称“开元盛世”,为唐代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但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少问国事,致使宦官干政,朝政败坏,引发“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逃到成都。
叛乱经过7年多时间才被平定,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此后,虽然出现过短暂的治世,但藩镇割据的形成和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加上昏君迭出,使唐王朝日落西山,一直走下坡路。
乾符二年(875年),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唐朝统治受到沉重打击。在镇压黄巢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藩镇逐渐坐大,朱温与李克用等崛起,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他们在朝廷各树党派,贬逐朝官。天佑四年(907年),大权在握的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
唐王朝历290年,共20位皇帝。唐朝连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隋朝时间虽短,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制度、社会举措为唐朝所承袭并加以发展。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成就,声誉远及海外,与唐同时代的周边国家在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