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胡亥陵墓】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名胡亥,为秦朝第二位皇帝,也称秦二世。他是始皇幼子。始皇帝的长子扶苏为人仁厚,对始皇帝实行的“焚书坑儒”“重法绳之”等政策有不同看法,并屡次劝谏,因而触怒了始皇帝,被贬到上郡当将军蒙恬的监军。而胡亥从小跟随始皇帝身边。根据始皇帝的要求,他跟随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因此与赵高的感情较深。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开始第五次巡视,左丞相李斯和赵高陪同。胡亥央求父皇带自己同行,始皇帝答应了。没想到,始皇帝的这一承诺,改变了胡亥的命运,也给秦朝带来灭顶之灾。

陕西西安秦二世陵园门(摄于2011年7月27日)

陕西西安秦二世陵台(摄于2011年7月27日)

陕西西安秦二世陵(摄于2011年7月27日)
巡视途中,始皇帝生了病,且日益严重,便赶紧拟了一道诏书,让公子扶苏立即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诏书交给随行的赵高,尚未发出,始皇帝就在沙丘平台病逝了。赵高与丞相李斯商议密不发丧,同时篡改始皇帝诏书的内容,立胡亥为太子,逼迫扶苏和蒙恬自尽。胡亥靠赵高等人伪造的遗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秦二世。
胡亥做了皇帝后,昏庸无道,赋敛越重,戍徭无已,并任凭赵高“指鹿为马”,专擅朝政。
秦朝的暴政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江山危在旦夕。赵高恐诛罚及身,逼令胡亥自刎。胡亥死时只有23岁,仅仅当了3年皇帝,被赵高以百姓之礼草草埋葬。
据载,秦二世墓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南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村南半坡上,多少年来,这座荒冢杂草丛生,极尽荒凉,访者寥寥。不过,当笔者前往参观的时候,胡亥墓已经修复一新,兴建了大门、享殿等。步入墓前台阶,就能看到一个圆形土冢,高约5米,墓前立有清陕西巡抚毕沅勒石的墓碑“秦二世皇帝墓”。两千多年来,胡亥在这个不大的土冢中忍受世人的白眼。这也难怪,强盛一时的秦帝国在短时间内就败亡在他的手上。一个懵懂少年,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了错误的人生,只落得荒草野径,残风败树,正如享殿前门柱上那发人深思的楹联:“一夫自毁,二世而亡,便野史逸闻,只为千秋留笑柄;仁义不施,身家焉保,漫荒烟衰草,惟余孤冢泣残阳。”楹联意味深长,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胡亥可恶可悲又可怜的一生。不过,也有人对胡亥葬处有不同看法,认为2004年夏季在西安神禾塬发现的秦陵有可能是二世的陵冢。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