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简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也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明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
元朝末年,统治者残暴,人民受到空前压迫,加上严重的天灾,导致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廷征调十几万民工治理黄河水患,正是这些黄河工地上服役的民工,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线。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红巾军的主要队伍有:颍州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蕲州徐寿辉领导的起义军,濠州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等。此外,与红巾军起义同时,还有浙东方国珍和泰州张士诚等起义部队。

元末治理黄河水患的繁重徭役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铁牛难镇水患(摄于2020年11月13日)

朱元璋修建了雄伟的南京城作为稳固的根据地,最终一统天下(摄于2013年9月3日)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之后迁都北京,北京故宫横空出世(摄于2017年3月22日)

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明朝影响,远航的大型宝船悉数建于南京(摄于2008年7月2日)

发生在河北怀来的土木之变使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土木堡是明朝的痛苦记忆
(摄于2013年7月16日)

在明朝抗倭将领的努力下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平定,戚继光等将领英名远扬(摄于2015年2月24日)

袁崇焕在宁远城打出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但难挽明朝整体颓势(摄于2013年7月18日)

明思宗煤山殉国是明王朝落幕时最悲情的一页,由此明清鼎革
(摄于2008年3月2日)
风起云涌的起义军给元朝以沉重的打击。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赵义军,后继郭子兴而成为义军首领,并逐步扩充队伍。由于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采取正确的策略,利用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攻城略地,不断发展壮大。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又称“小明王”,国号大宋,以图联络各路红巾军,在小明王的旗帜下共同作战。朱元璋被韩林儿任命为左副元帅。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他接受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应天为根据地,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先后消灭了其他起义队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同年八月,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政权被推翻。
朱元璋登基后,轻徭薄赋,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同时,明太祖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以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朱元璋为“屏藩国家”,还实施分封制度,把皇族子孙分封各地称王,这些封藩不但建王府,置官属,一部分还授以兵权,从而导致藩王势力膨胀,形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明惠帝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4年后,朱棣攻占南京,夺取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明成祖,之后又迁都北京。明成祖至明宣宗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
明代中期,蒙古瓦剌部兴起,屡次南犯。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之变”中被俘。大臣于谦等拥立英宗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瓦剌部首领也先见状,只得将英宗放回。8年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再度夺回帝位,代宗不久郁郁而亡,于谦也被杀害。
英宗以后,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勾结部分中国土豪、奸商等在我国东南沿海走私劫掠,严重损害我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著名的抗倭将领胡宗宪、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全力围歼下,东南沿海的倭寇最终被平定。
万历以后,位于东北地区的后金政权势力逐步强大,并占领辽东地区。天启六年(1626年),后金统治者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城。明军在守将袁崇焕的指挥下,凭借坚城固守抗敌,最终击败后金军,并击伤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但此时,明朝国事萎靡,政事昏暗。明朝末帝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曾力图改革,但整治不当,加之其性格多疑,冤杀袁崇焕,导致局势愈加恶化。
之后,明朝势力被迫退至山海关以内。战争加剧人民负担,加上朝政的混乱与官员的贪污,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明朝历16帝,共277年。随后,清军在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帮助下,入主中原。明朝的宗室在南京、福州、广州、肇庆等地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政权与清朝对抗。这些政权被后世统称为“南明”。清朝在吴三桂等降清的明朝将领的帮助下,击败了李自成及南明诸政权。
明朝是中国继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国力雄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也曾发达一时。明朝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它加强了对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疆域辽阔。明朝初期的远征漠北,嘉靖的抗倭,万历的援朝,都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