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陵墓】

【吴王阖闾陵墓】

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名光,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国君。他是吴王寿梦之孙,吴王诸樊之子。吴国在吴王寿梦在位时期开始强盛。寿梦有四个儿子,即诸樊、余祭、余眜和季札。寿梦去世后,其子诸樊、余祭、余眜相继即位。四子季札虽然德行最好、能力最强,却无心王位,多次推辞。

江苏苏州吴王阖闾陵前颜真卿所书“虎丘剑池”石刻(摄于2018年9月25日)

江苏苏州虎丘剑池壁上题刻(摄于2018年9月25日)

江苏苏州吴王阖闾陵(摄于2009年1月30日)

余眜病故后,吴王之位被余眜的儿子僚得到,是为吴王僚。但诸樊之子公子光心有不甘,他认为叔父季札不接受王位,王位理应由作为长房长子的自己来继承。因此暗中招纳贤能之士,准备刺杀吴王僚,夺回王位。公子光以投奔而来的楚国旧臣伍子胥为宾客,通过伍子胥介绍,结识了勇士专诸,并在一次宴会上,派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公子光由此夺得吴国王位,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以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吴国成为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的率领下,攻克了楚国都城郢都,楚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据传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伤重去世,葬于今江苏苏州城西北的虎丘山中。

传说,当年为修建阖闾的陵墓,其子吴王夫差征调了十万民工穿土凿池,积壤为丘。阖闾下葬时,其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同时,还陪葬了“扁诸”“鱼肠”等许多把名剑,这一切引起后来的秦始皇和东吴大帝孙权的窥视,他们都曾派人来此凿石求剑,但宝剑没有得到,倒在阖闾墓前挖成了悬崖深池,称为剑池。从此,剑池成为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特此书写了“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与剑池古迹相得益彰。

笔者多次参观虎丘,每次必去剑池。站在剑池旁,但见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顿觉“池暗生寒气”,竟有身临深渊之感。在剑池的石壁上,还留有明代宰相王鏊等人留下的题记,记载了明正德七年(1512年),剑池池水干枯见底,人们发现了池壁上紧关着的石扉,怀疑可能就是阖闾的墓穴入口。1955年,苏州整修虎丘山名胜古迹,对剑池疏浚时,也发现这个洞穴及一丈多长的隧道,并在隧道尽头发现了四块长方形石板。石板究竟是不是阖闾墓门?吴王墓是否确在其中?在未经考古发掘证实之前,这一切仍将是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