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
北周太祖宇文泰(507年—556年),小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实际创建者。
宇文泰最初随父参加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加入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义军。葛荣起义被镇压后,宇文泰降北魏将领尔朱荣,隶属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随尔朱荣、贺拔岳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关陇平定后,尔朱荣因骄横跋扈,被北魏孝庄帝所杀。贺拔岳被任命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成为他的有力辅佐,被任命为夏州刺史。贺拔岳战死后,宇文泰继统其部众,进据长安。北魏孝武帝因与权臣高欢不睦,想利用宇文泰来牵制高欢,就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成为关中地区的实力派人物。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为高欢所迫,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想借助宇文泰的力量与高欢抗衡。结果,政令全部取决于宇文泰,孝武帝仍然受制于人,心中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于是,宇文泰于次年毒杀北魏孝武帝,之后,立元宝炬为魏文帝,西魏开始,宇文泰成为西魏王朝大丞相,独揽西魏朝政。

陕西富平北周文帝成陵(摄于2016年8月16日)

陕西富平北周文帝成陵文保碑
(摄于2016年8月16日)

陕西富平北周文帝成陵陵号碑(摄于2016年8月16日)
宇文泰掌权时期,对西魏内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制、创立府兵制等,西魏实力大增。宇文泰善于用兵,常常以少胜多,在与东魏的多次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不仅扩展了疆域,还通过这一系列胜利,使后来的北周成为当时最具统一实力的政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逝于云阳宫,终年50岁,追尊文帝,庙号太祖,葬于成陵。
宇文泰成陵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虽然成陵初建时规模不小,但北周存世不长,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成陵逐渐荒芜。多少年来,宇文泰成陵一直孤耸在富平县的旷野中,现在已经看不见任何地面建筑了。陵前原有石狮一件,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曾在宇文泰成陵前修建后周太祖文皇帝庙,并由北宋大臣赵孚书写的《大宋新修后周太祖文皇帝庙碑》,现庙已废圮,碑也已被毁成数块。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在成陵前竖立了陵碑。
笔者参观时。宇文泰成陵已被圈进富平县宫里镇中心幼儿园中。占地宽广的成陵位于校园西北部几乎占据了幼儿园近一半的面积。为了保护成陵,在陵冢周围修建了围墙,透过围墙,笔者看到草木繁茂的高大封土,成陵封土呈圆丘形,残高2米,封土南侧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北周文帝成陵”陵号碑及文保碑,但笔者没有看到《大宋新修后周太祖文皇帝庙碑》。
北周的宇文泰与北齐的高欢一样,虽然生前未能称帝,但实为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病逝后,其侄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禅位,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之后的北周王朝,都是在宇文泰的功绩上发展并壮大起来的。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如今,宇文泰的功业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一座残陵立于斜阳残照之中,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