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景宗耶律贤乾陵】

【辽景宗耶律贤乾陵】

辽景宗耶律贤(948年—982年),字贤宁,是辽世宗耶律阮第二子。辽天禄五年(951年),其父辽世宗在南伐途中被宗室重臣泰宁王耶律察割所杀,随军南行的辽太宗之子耶律璟趁机奔取帝位,是为辽穆宗。耶律贤长大后,暗中谋划夺回父亲的帝位,他设法聚集了一批拥戴他的文武大臣。

辽宁北镇龙岗子村辽景宗乾陵陪葬墓(摄于2018年8月15日)

辽宁北镇新立村辽景宗乾陵(摄于2018年8月15日)

应历十九年(969年),辽穆宗在怀州游猎时为近侍所杀。耶律贤闻讯,连忙与侍中萧思温等率一千甲骑飞速赶至穆宗灵柩前,于次日黎明即帝位,是为辽景宗。耶律贤在辽代历史上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帮助北汉抵抗宋朝的进攻,使北汉得以幸存。之后,又在高粱河战役中重创宋军,迫使此后宋朝对辽采取守势。但他体弱多病,故朝政多由皇后萧绰执掌。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景宗外出游猎时身感不适,不久病逝于云州焦山(今山西大同西北)行宫,遗命由太子耶律隆绪继位,皇后萧绰摄政,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辅政,军国大事最后由萧皇后决定。辽景宗耶律贤在位14年,去世时35岁,葬于今辽宁北镇医巫闾山的乾陵。

辽朝建都上京,因此辽朝的大多数皇帝都葬于上京附近,只有辽世宗耶律阮和辽景宗耶律贤葬于医巫闾山。这是因为让国皇帝耶律倍的缘故。

耶律倍为辽太祖的长子,神册元年(916年)被立为太子,后又被封为东丹国王。但辽太祖病逝后,在母后述律平的坚持下,其弟耶律德光继位为帝。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把耶律倍视为最大的威胁,不仅南迁东丹国,还对耶律倍进行控制和监视,导致耶律倍弃国投奔后唐。后唐清泰三年(936年),耶律倍在后唐灭亡前夕遇害。辽大同元年(947年),耶律德光去世后,耶律倍长子耶律阮最终夺回了皇位。辽世宗追谥其父耶律倍为让国皇帝,后改谥辽义宗,并安葬耶律倍于其生前喜爱的医巫闾山中,号显陵。辽世宗去世后也葬于医巫闾山显陵侧。辽景宗耶律贤病逝后,继续依偎在他的父祖之间,葬于显陵的东南,号乾陵,辽景宗的皇后萧绰去世后,也与景宗合葬于此。

辽景宗乾陵位于今辽宁北镇医巫闾山,此山占地面积2700平方千米,曲折起伏,绵亘苍茫,虽然据载乾陵“山形掩抱六重,于其中作影殿,制度宏丽”。但由于金兵的破坏和千年风雨,现在乾陵地表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乾陵的具体方位也成了千古之谜。1970年,龙岗子村民在挖防空洞时,先后发现了辽景宗孙子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的墓葬,后来,在新立村,也有辽基遗址发现。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乾陵位置的线索。

为寻访乾陵,笔者两度前往医巫闾山,也专门寻访到龙岗子村和新立村,这两处地方都发现了辽代墓葬遗址。新立村还有一处考古现场,这里发掘出高等级的辽代建筑遗址和大型墓葬,专家认为可能是乾陵陵前祭殿遗址和乾陵玄宫。因为是考古现场,笔者无法入内参观,但从这一带层峦叠翠的壮观景象就能想见当年辽景宗乾陵雄伟的气势。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用乾陵命名自己的陵寝,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另一位就是这位名声不显的辽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