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名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为南朝陈的开国皇帝。据载,他家世寒微,早年在乡里和建康做过小吏。他胸存大志,不聚家产,“读兵书,多武艺,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因受到宗室新喻侯萧映的赏识,随萧映到广州,任中直兵参军。

经过多次战斗考验,陈霸先逐渐成为一名战将,以后在战斗中多次立功,显露其才,官位渐高,累官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等职。侯景叛乱时,陈霸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讨灭侯景,因功升任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后来,陈霸先和王僧辩这两位梁国重臣,因在拥立皇帝事宜中产生了矛盾。王僧辩决意拥立由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陈霸先派使者几次劝说无效后,起兵袭杀王僧辩,并废掉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并击败了北齐的大规模入侵,被加封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从而完全掌握了梁朝的朝政大权。

江苏南京陈武帝万安陵神道原址

(摄于2011年10月27日)

江苏南京陈武帝万安陵文保碑

(摄于2011年10月27日)

江苏南京陈武帝万安陵石刻(摄于2011年10月27日)

梁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进爵为陈王,加九锡。同年十月,陈霸先废梁敬帝萧方智,自立为帝,国号陈,改元永定。陈霸先借文治武功统半壁江山,也算是一代豪杰。不过,其在位仅仅3年,还未来得及肃清各地割据势力,便于永定三年(559年)去世,时年57岁,谥号武帝,庙号高祖。其陵寝万安陵坐落在南京江宁区上坊乡石马冲,为陈霸先与其皇后章氏的合葬陵。

虽然当时陈朝初建,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但作为开国皇帝,万安陵也有一定的规模。史载陵冢高2丈,周长60步,而且,万安陵“背靠山、面平原”,可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可惜这块风水宝地并没有能够“荫庇后代”,陈朝在陈武帝去世后仅仅30年就亡国了,陈武帝的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不久也遭遇掘毁的噩运,据《北史》记载:陈朝被隋朝灭亡后,曾被陈霸先袭杀的王僧辩之子王颁,为报父仇,纠集其父旧部数千人,利用夜色大规模发掘了陈武帝的陵冢,并剖棺焚尸,“焚骨取灰,投水饮之”。

曾经雄伟的陈武帝万安陵,经此变故,陵墓封土已无迹可寻,只剩下陵前的一对石兽守护着荒冢,令人唏嘘。

这对石兽,北兽似天禄,南兽似麒麟,多年以来,一直落在低洼的水田里,后被建亭保护。它们均为四足无角雄兽,造型相似,张口吐舌,头有鬃毛,饰有双翼,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且造型较为粗放,北兽保存较为完整,南兽石刻颈部断裂,胸部碎裂,且体表风蚀严重,整体来看纹饰较为简朴,但雕刻手法细腻圆熟,姿态传神,栩栩如生,是南朝皇陵同类石刻中的精品。

陈霸先也算一代枭雄,生前纵横捭阖,创建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也是南京“六朝古都”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但死后却遭到仇敌之子的毁陵焚尸,两只千年守护荒冢的石兽目睹万安陵的风雨沧桑,正如清代学者袁枚诗中所写:“古来万事风轮走,除出虚空无不朽。忽逢拦路两麒麟,欲诉前朝尚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