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时间性: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3.2.4 时间性: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时间维度是任何科学研究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除了社会研究本身具有时间性以外,研究方法本身也具有时间的方向性,即是截取时间的横断面还是按照时间的序列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当研究课题确定以后,研究者就要围绕研究目标,从时间的角度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一项研究或者是用来描述特定社会事件的状况,或者是考察特定的社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例如,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研究,既可以描述现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状况,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念受到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可以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本世纪以来等不同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哪些关系。因此,时间维度意味着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是选择一个时间点还是选择几个成序列的时间点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时间点的选择,研究方法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3.2.4.1 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也称为横剖研究或截面研究,是调查研究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调查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各种类型的民意测验和全国人口普查是横向调查的典型例子。时间点可称为“时点”或标准时点,它是指研究资料的所属时间。例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间点是2000年11月1日0点整,具体规定:2000年11月1日0时以后出生的人口,不要申报登记;死亡时间在2000年11月1日0时以后的人口必须申报登记;在标准时点后迁入本户的人口应当回到原户口迁出地进行普查登记,反之,在标准时点后迁出本户的人口则应当在本户普查登记。因此,人口普查标准时间的作用,一是在时间上保证被调查人口的不重不漏;二是准确地反映标准时间点上全国人口的数量及主要特征状况。根据汇总,当时我国大陆总人口是126583万人,这个数字只能说明在这个时间点上的人口,过了这个时间点哪怕是1秒,人口数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时间点的精确性主要根据社会现象的变化速度而定,如果变化速度很快,时间点就很精确。如人口普查,它的时间点严格地说是以“秒”为单位的,因为每分每秒都有很多人出生,也有很多人死亡。但是,有些调查研究中资料的变化速度不是很快,例如人们的住房情况、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不会总是在变化,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调查研究的时间点不是1天,更不是1分1秒,而是相对比较短的一段(连续的)时间,比如说1个星期、1个月、3个月,甚至1年等,通常以“月”“年”为单位。

需要说明的是,与时间点有关的还有调查时间,它是指资料收集的时间。在社会研究中,调查时间和资料的所属时间即时间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调查2014年全国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调查时间安排在2014年12月。但是有些研究的调查时间和时间点是可以分离的。例如,有关资源普查的时间点和调查时间就是分离的,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口普查,它的时间点一般都规定为午夜0点整,但是人口资料登记的时间是安排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再如第二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是2000年12月1日,但是调查不可能在当天就能完成,一般来说是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实施的。

横向研究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也可以用于解释性研究。但是,横向研究用于解释性研究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解释性研究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分析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但是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即原因发生在前,结果发生在后,而且不少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表现出来,要对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才有可能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成人的价值观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分析成人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时,不可能在一次性的横向研究中就得到准确的、全面的因果性解释。因为在成人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很多能够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重大生活事件,甚至是个人的初级社会化的影响。在解释性横向研究中,一般通过调查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问题,建立因果关系,以弥补这方面的局限。例如,在做社会阶层研究时,不可缺少的问题就是本人14岁时家庭的基本情况。

3.2.4.2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也称为纵贯研究,指的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的若干个不同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探讨社会现象的前后联系,力图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纵向研究有三种类型:

趋势研究(trend study ) ,它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例如,通过对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就是趋势研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联合国每年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关于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如果按照不同的年份(如1995—2000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五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变化的一般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在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通过对连续几次民意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不同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

趋势研究的目的是诵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资料比较分析,揭示和发现现象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对某一总体的趋势研究,就是利用对这一总体所进行的、按时间序列的若干次横向研究的结果,分析和探寻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

利用一般总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资料进行趋势研究,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在不同时间点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具有同样的调查项目、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即每一次调查研究基本上是同质的,甚至每次调查的问题都应该是一样的。如果问题不同,就无法进行比较。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y ) ,又称为同龄群研究、世代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它关注的是某一特定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在这种研究中,每次调查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调查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定人群。这种特定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例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定人群,分别调查他们在1978年和1998年的情况,以反映这一特定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又如,美国社会学家曾做过一项关于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的人的经济态度的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调查。1950年,他们从20~25岁的人中抽取调查样本;1960年,从30~3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到了1970年,他们再从40~4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虽然这三次调查的样本都是由不同的人组成,但却代表了出生于1930—1935年的那一代人(艾尔·巴比,2000a: 132) 。

同组研究(panel study ) ,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关注的是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调查时都是同一批受访者或样本。即第一次调查了这些人,以后每次再调查时,依旧还是找这些人作样本,并在样本替代率范围内控制样本的变化。

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例如,关于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研究,采用趋势研究或同期群研究的方法,人们也许发现消费习惯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城市居民的食物结构中肉食类偏好比率基本上是在60%左右,素食类偏好比率在40%左右。但是当采用同组研究的方法时,就可以非常具体地了解哪些人的食物结构由原来肉食类偏好转变为素食类偏好,哪些人的食物结构由原来素食类偏好转变为肉食类偏好。这样的研究也可以详细描述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及其过程和内在原因。

同组研究每次调查时都使用同一个样本,但被调查者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是难以预料的,因而进行同组研究最大的困难往往是,在第二次、第三次等后续的调查中无法找到或获得首次调查样本中的全部被调查者。越是后面的调查,找全样本就越难。因此,同组研究很多采用小样本进行调查,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 (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就是带有同组研究特点的大样本调查,CFPS样本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 目标样本规模为16000户,调查对象包含样本家户中的全部家庭成员,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由于同组研究要与样本的所有成员保持联系,经常写信和打电话,或者在过节、过生日时寄送贺卡(即样本维护),因而是一种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研究。

综上所述,纵向研究不但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而且相比横向研究更能解释和探索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纵向研究(尤其是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的这种优点是以比横向研究更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为代价的,因此较少被研究者采用。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三种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见图3-2) ,如果以1990年和2000年为两个时间点,横向研究就是比较1990年时间点上不同年龄组在某个变量(如消费观念)上的差别;趋势研究就是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点相同年龄组之间在某个变量上的差别,如1990年时20~29岁和2000年时20~29岁两组青年在消费观念上的差别;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都是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点上,某一年龄组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如比较1990年时20~29岁青年到了2000年时,即他们到了30~39岁时在消费观念上会产生哪些变化。不过,在同期群研究中,只需要符合年龄段的要求,所以每次调查的样本会发生变化;而在同组研究中,每次调查的样本是不变的,即1990年调查的和2000年调查的是同一批对象。

图3-2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基本逻辑比较

资料来源:艾尔·巴比,2000: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