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无结构型访问

9.3.1 无结构型访问

无结构型访问也称为非引导性访问或客观陈述法。这种访问方法表面上是一种无主题交谈,就像“拉家常”一样,没有固定的话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就他所观察到的或者自己经历的问题发表意见、感受或者判断,描述事件的过程。受访者的谈话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他的外显或潜在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因此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无结构访问的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角度、对问题意义的解释及他使用的话语或概念、表述方式等。在访问时,一般只笼统地提出问题,由受访者自由回答,谈话气氛应该轻松、愉快。访问员在访问过程中只做鼓励,不做任何引导性的问话或建议。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为访问员的引导问话而导致偏误的发生或资料的不真实。因此这类访问有时与日常生活的谈话比较相似,它可以在一个偶然遇到的场合下进行,也可以在请客吃饭时进行,或者在咖啡馆小聚时进行。例如,研究者晚饭后到受访者家里串门,如果受访者正在看电视转播的中国国家足球队比赛,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对电视中的比赛情节进行评论、交流,甚至可以发展为对中国足球体制改革、足球运动员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讨论。但是在交谈过程中,要尽量地倾听受访者讲话,研究者甚至可以扮演“球盲”的角色。从他对中国国家队足球比赛的评价中,一方面可以获得受访者外显的价值观念——对中国足球的直接看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他的潜在价值观念——例如,从对某个运动员的评价中,可以发现他自己认可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