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态度和态度量表
由于人的意见、态度、信念等是很难观察到的,在社会测量中也不是一两个指标所能测量的,因此研究者往往需要通过一种由许多语句构成的表格进行测量,这种由许多语句构成的、用来测量人们主观看法的问题表或语句表就是态度量表,或者说,态度量表是能够反映被测试者主观看法的一套有关联的叙述语句或问题,它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在调查研究中也经常采用态度量表测量人们的价值观念、态度和意见。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它是指对待人、观念、事物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一致性心理倾向,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因素或三个层面(J.L.弗里德曼,1984: 321;克特·W.巴克,1984: 243) 。态度量表的设计就建立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因素的基础上。认知层面指的是个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了解和评价,反映了个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肯定或否定、好与坏、同意或不同意等;情感层面是在认知层面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感情表达,反映了个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喜欢或厌恶、高兴或不高兴等;行为倾向层面是在情感层面的基础上,个人可能发生的行为或进行的活动,反映了个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支持或反对、愿意或不愿意。例如,对于外来务工者的态度:
认知层面:外来务工者对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意 不同意
情感层面:我很高兴他们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乐趣 同意 不同意
行动倾向:我愿意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同意 不同意
由认知层面到行动倾向层面,被测试者的态度层次是不一样的,反映了人们的态度由一般到深入的过程。在逻辑上可以发现,由认知层面到行动倾向层面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认知性评价是基础,情感选择建立在认知评价的基础之上,行动倾向选择又是以情感选择为基础的。同时,态度量表的设计,既可以在一个层面上进行,[2]也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同时设计一些语句进行测试。
社会心理学上的“态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意见、态度和信念等。意见通常是对某些特殊对象或现象持续时间比较短的评价,例如,对学校某种现象的评价会随着现象的改变而改变,或者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发生变化而改变。态度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涉及范围相对较广的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或感受,例如,大学生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就会相互了解,知道某个同学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这样的评价就是态度,而不是一般的意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信念即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基本的理念,例如,对现代青年择业观的测试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工作动机、目的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现代青年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由于信念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都不会改变,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因此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意见、态度和信念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也可以认为意见是以态度和信念为基础的,态度是以信念为基础的。因而,对某种现象的测量可以在意见、态度和信念三个层面上同时测量,也可以分别单独测量。测量的认知、情感、行动倾向和意见、态度、信念实际上构成了态度测量由弱到强的过程(见图7-4) :
图7-4 态度测量的强弱程度
另外,调查研究中的量表测量和心理学的心理测量还是有区别的。调查研究中的量表测量主要是以群体为对象,也就是说是根据样本测量的结果说明样本所在的总体状况,测量结果不能说明单独的个人。由于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很多,态度量表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量表相对比较简单,语句不会很多。而心理学的测量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测量的结果只能说明个人的心理状况,因而,用于个人的心理测量的量表比较复杂,语句很多,主要承担心理诊断的职能。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态度测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逐步成熟的测量技术,尤其是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调查研究也经常采用态度量表技术测量人们的观念和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量表的类型主要有总加量表、累积量表、距离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由于距离量表的设计比较复杂,在社会测量中运用不多,本节主要介绍以下三种量表:总加量表、累积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