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法
访问法是实地研究收集资料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实地研究的访问法是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问卷调查中的访问法称为结构型访问或问卷访问),即它是根据大致的研究计划或者访谈提纲进行访问,或者是无主题谈话,即在“聊天”的氛围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取资料。它与结构型访问有两个显著区别。第一,结构型访问就是有结构的、标准化的问卷访问,访问员根据问卷上的问题逐一提问,并把答案记录在问卷上;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最多只有一个访谈提纲,访问的过程是交流式的,访谈气氛是轻松的,访谈过程中访问者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角色。第二,结构型访问需要聘用大量的访问员,对访问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一般是由研究者或者工作小组成员亲自进行访谈,参与访谈的人员具有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谈话能力。
通过访问可以了解受访者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行为规范;了解受访者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所知道的事件及对事件意义的解释。该方法对研究现象提供一个比较开阔、整体性的视野,多维度地深入、细致地描述事件的过程;能为研究提供指导,即事先了解哪些问题需要追问,哪些问题比较敏感,要特别小心;有利于研究者和受访者建立熟悉、信任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受访者感到自信,从而有可能影响到对自身文化的解释和建构(陈向明,2000: 169-170) 。
实地研究中的访问法根据谈话结构的控制程度可以分为无结构型访问和半结构型访问或非引导性访问和深度访问;还可以分为正式访问(事先约定,就某一主题进行交谈)和非正式访问(在与受访者一起参加活动时,根据当时的情境与其交流)。正式访问还可以分为直接访问(面对面访问)和通过电话等工具进行的间接访问。根据受访者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焦点团体访问);根据访问的次数,可以分为一次性访问和反复访问(陈向明,2000: 171-173) 。上述分类中最常用的是按谈话结构的控制程度,分为无结构型访问(非引导性访问)和半结构型访问(深度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