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整群抽样

6.2.4 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方法是把总体若干单位或元素集合在一起的群体作为抽样单位,并在总体中按随机方法抽取若干个群体,凡是抽取到的群体,其所包括的所有成员或元素都要进行调查。整群抽样方法与前三种抽样方法相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抽样单位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并且对被抽取的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要进行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在整群抽样中,作为抽样单位的群体都是小群体,通常是学校里的班级,企业中的生产班组、科室,公司里的部门,以及居委会中的居民小组等。如果群体规模过大,例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居委会,有的要达1000多人或1000多户家庭。假如样本规模本来就不很大,只有一两千个,群体规模过大,实际上就失去了抽样调查的意义。

例如,在一所大学中调查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就可以直接在这所大学的班级中抽样。如果该学校有大学生10000名,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事先要做的工作是编制以班级为单位的抽样框,大致了解每个班级的平均人数。如果平均是50人,共有200个班级,我们从中抽取20个班级即可。但是,如果以学院为抽样单位,一个学院的学生就有近千名,也就失去了抽样的意义。

整群抽样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前面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由于整群抽样方法的误差比较大,建议采用分层抽样为好。这样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

整群抽样的最大优点是简便易行,调查成本比较低,比较容易控制调查质量。首先对于抽样框的编制来说,不需要像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和分层抽样方法那样,编制一份以个人为单位的抽样框。就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如果在10000名大学生的总体中直接抽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大学生的名单一一抄录下来,编上号码。其工作量要比抄录200个班级的名单大得多,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漏抄、误抄的差错。其次,调查成本比较低。社会学的调查很多采用入户访问,由访问员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获得资料,成本比较高。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可以把被抽取的小群体集中在一个地方,例如,教室、会议室,只要有一两个访问员就可以了,面对几十个被调查者,他们可以对问卷上的问题进行解释,也可以当场检查问卷填写情况,从而有效地控制调查质量。

整群抽样方法虽然有其他抽样方法所没有的优点,但是这些优点是和它的缺陷相伴随的。在同等条件下,依据整群抽样方法所获得的样本代表性程度相对较低。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和分层抽样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所获得的样本是分布在总体内的几个点上的,而另外三种方法所获得的样本则“弥散”于总体之中。我们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整群抽样所获得的样本分布和其他三种方法所获得的样本分布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弥补整群抽样方法所获得样本代表性相对较低的弱点,可以采用扩大样本规模的方法。

整群抽样方法一般适合于总体同质性程度比较高的群体,调查对象便于集中。例如,中学生、大学生、老年人群体、白领群体、蓝领群体等。这些调查对象所组成的总体都具有同质性比较高的特点。有些调查虽然也具备整群抽样的条件,如我们以城市居民小组为抽样单位,在一个城市中抽取20个居民小组(假定一个居民小组有100户家庭)调查市民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调查对象所构成的总体的复杂性或者异质性程度较高,采用整群抽样的样本可能产生的误差相对较大、代表性相对较低。因为,由市民组成的总体中,总体单位或元素之间的差别较大,城市市民无论在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就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而如果调查20个居民小组所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总体的同质性程度相对较高,就比较适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另外,在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时,最好要考虑调查对象是否有集中填答的条件,如果没有就不能发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成本较低的优势。对于一般市民的调查,要在一个专门时间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场所内进行集中填答,难度很大。而老年人、学生集中填答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们可以把他们集中在教室或者居委会会议室。此外,对于整群抽样所获得的样本进行调查一般都采用集中填答的方式,这就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就得采用面对面访谈方法收集资料,调查成本仍然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