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 语义差异量表

7.6.4 语义差异量表

相对于总加量表、累积量表来说,语义差异量表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量表。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奥斯古德、G.萨西、P.坦南鲍姆在1957年提出的。奥斯古德等认为,对于智力高的和言语流利的研究对象,直接询问一个概念的含义是有效的(肯尼斯·D.贝利,1986: 514) 。通过语义差异量表的测量可以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群体中,测试者对某种现象或群体的评价的差异性,或者说在对同一研究对象的评价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测试者的评价会不一样。因此,语义差异量表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甚至市场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若干对意义相反的形容词组成,一对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之间可以分为七个等级,分别用1, 2, 3, 4, 5, 6, 7或者用+3, +2, + 1,0, -1, -2, -3表示,被测试者只要在其中认为合适的地方打勾即可,测试结果就能反映出人们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以下例举的分别是测试不同地域族群特征或国民性格的量表(见表7-10)和测量男女生在网上匿名交流体验的量表(见表7-11) 。

表7-10 甲乙丙族群性格测量

表7-11 男女学生网上匿名交流体验测量

虽然语义差异量表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量表,但是它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对概念的理解选择具体的分数,因此要求被测试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同时,每一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没有严格的界定或者被赋予操作化定义,因此在测量时完全凭借被测试者的主观判断进行选择。为了使被测试者把握对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运用语义差异量表进行测试时,最好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或者提供一个“参照物”,从而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测量?社会测量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概念化和操作化?请选择一个概念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练习。

3.试述概念、变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5.请例举若干个变量,并说明变量的测量层次。

6.请将一个测量层次较高的变量(年龄、收入等)转变为层次较低的变量。说明变量的测量层次对于统计分析有什么意义。

7.什么是态度量表?态度包括哪些方面?

8.李克特量表和一般总加量表,总加量表和累计量表有何区别?

9.请按照李克特量表的要求,设计一份测量大学生价值观念,如婚恋观、择业观、学习观的量表。

【注释】

[1]现在我国平均温度计算方法是: 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显然这是为了计算方便,把零度作为绝对值处理。就如在计算量表分数、成绩时,也是把零分看作是一个绝对值。但是这样的处理不能否定它们的属性仍然是定距测量。

[2]例如,研究者可以在情感层面上设计大量的语句,测试市民对外来务工者的感情。

[3]更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参见:【美】林南,1987: 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