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研究课题具体化的方法

4.3.2 研究课题具体化的方法

从操作上说,研究课题具体化的方法或途径实际上就是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内容、确定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就是把一个很大的调查范围,如一个国家,缩小到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单位。明确研究内容就是把比较抽象的研究主题变为经验研究中可以操作的具体问题,有的时候可以把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确定研究对象就是具体规定分析单位及资料收集的对象。如果是大学生选择有关社会结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建议大家不妨从自己比较熟悉的生活中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产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阶层化”作为研究课题。

从研究思路上说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高等院校阶层化”的状况。从经验上看,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出现“贵族学校”和“平民学校”甚至“穷人学校”的倾向。它不仅表现为国家主导下的各种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也表现为不同高校生源结构的分化。例如,大学实行收费教育之后,相当多的农民子弟、贫家子弟只能报考师范类、地矿类、农林类高校。第二,采用抽样方法选择若干所不同类型的大学,调查最近十年来这些高校生源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观念。这样的课题可以做文献研究,也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或实地研究方法。这样,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就不是一种非常宏大的、很难把握的“社会结构”,而是从“产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阶层化”的角度研究“教育分化”对整个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从操作上说,“产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阶层化”可以分为两个子课题。①“我国高等院校的资源分配和生源结构”。以文献研究方法为主,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国高校中随机抽取若干所不同类型的学校,然后在这些学校里收集有关档案资料。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直接从国家教育部那里获得这些资料。②“我国大学生生活状况和价值观念调查”。以实证调查为主,采用多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若干所不同类型的学校,然后在这些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规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根据研究目的,人们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和价值观念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阶层化倾向。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就业,主要依靠家庭提供生活和学习资助,因此它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分层现象。这样的课题,以大学生的条件来说也许很难成为一个比较规范的、正式的研究课题,但是作为学习来说,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校进行调查。如果你能联络你在外校学习的同学也进行同样的研究,虽然不符合随机性原则,但是对于社会结构的初步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选题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有条件去做。

总的来说,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简单确定一个题目就可以了。它必须来自研究者对经验生活的观察,通过查阅文献使它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并通过“具体化”的方式,明确规定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从而使一个比较含糊的、宽泛的、笼统的研究题目变为在实际上可以操作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