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

5.4.3 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

在撰写研究方案时,首先应该知道方案的阅读者除了研究者自己和课题组成员之外,还有评审研究课题、提供研究经费的有关部门或某个基金会及其聘用的专家、学者。方案撰写的基本要求是:文理通顺、重点突出、逻辑清楚、简明扼要。不同的研究方案虽然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但通常总有一定的格式,这种格式固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大多数研究方案的结构基本是相似的,归纳起来,方案的文体结构和每一部分的撰写要点如下:

(1)提出和阐述研究的主要问题

以简洁明了的词语提出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主要的研究范围;提出所要检验的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说明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写作的语气一般是以第三者的身份,通常是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本研究的假设是……”的语气写作。有些研究方案的阅读者或许不是同行专家,或许不专攻研究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因此使用的语句必须简单、清晰,以便一开始就深深地引起评阅者的注意。

(2)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评介

整理和评介文献资料的主要目的是向评阅者表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以及该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认识;揭示本研究将要突破的地方,本研究如何改善,修正或扩展以前的知识,即本研究的理论或实际贡献是什么。不要因为文献太少或太多而回避对文献资料的评介,对文献资料的评介可以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功底和造诣,可以使人们了解研究者在研究中将要做出的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者把这一部分置于末尾,笔者认为,将其放在前面的效果更好一些,而且为提出问题和假设做了铺垫。

(3)问题与假设

应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假设或问题,其中包括概括程度较高的理论假设和经过概念操作化后得到的经验假设,或者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解释研究假设或具体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事实,并对研究的可能结果进行尝试性解答;如果是以研究假设的形式提出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则应说明假设中主要概念的测量指标,并具体说明哪些是用来解释或说明变量(自变量),哪些是被解释或被说明变量(因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部分内容虽然在方案的开始部分有过简单的提示,但仍需详细解释,它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总体设想,是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理想的研究假设或设想既要做到理论上的逻辑自洽,又要和经验事实相符。

(4)研究方法的说明

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抽样方法的说明,其中包括样本或个案的意义、抽样的精确度、样本数量、具体的抽样方法;调查方法或收集方法的说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怎样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等;统计方法说明,其中包括具体的统计分析技术和统计软件;概要地介绍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表格、量表、测验表、观察表等。研究方法的说明亦是研究方案的重要内容,须详细说明。方法的介绍应使评阅者体会到项目申请者对于具体研究方法使用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可行性。

(5)研究步骤的说明

需要指出研究中的具体步骤,分几个阶段进行;说明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具体规定每个阶段所必需的时间,建立工作流程图。

(6)研究的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本研究在该领域的重要作用,它将如何改善、修正或扩充现有的知识,包括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突破。一般而言,任何研究都可能在学科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有所贡献,因此研究者要说明自己的研究在理论或应用上的潜在意义,它在社会上将产生哪些影响,对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决策会起到什么作用。还要具体说明这项研究对本单位学科方向和本人的学术研究的作用,例如,它是否符合单位和本人的科研方向,是否有助于本单位或本人的科研发展,它在哪几个方面会促进本单位或本人的学术研究[14]

对于研究重要性的解释仍然是研究方案的重点,仅靠研究方案开始部分的简要说明是不够的,需要在项目申报书中更加详细地解释。在对研究重要性的解释中,要注意课题发布和评审单位的性质。例如,在向政府或有关工作部门申报课题时要强调研究的应用作用,强调研究对于具体决策的重要意义。此外,很多研究者较少注意自己的研究对于本单位或本人研究的重要意义,其实审批部门有时很注意个人研究是否会对所在单位或本人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是否是单位或本人比较擅长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些不仅可以给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这一领域研究的特色和权威,甚至形成一个学派。

(7)经费概算

在经费概算中,除了对研究经费的各项支出做出具体计划之外,还要说明筹措经费的各种渠道,除了向审批部门提出经费申请之外,最好还要说明自己筹措经费的能力,包括本单位对自己研究的经费资助,从而显示研究者的个人“信用”和本单位的重视程度。此外申请经费要实事求是,不要虚列支出,并具体说明经费使用的办法。

思考与练习

1.请自行检索一篇规范性研究报告,说明该项研究的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

2.简述意识形态理论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区别,并试举一例说明。

3.什么是科学理论,理论分为哪三个层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为什么说社会研究并不是纯经验现象的描述?

5.命题有哪些类型或形式,它们在理论中的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研究假设,它与理论和经验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7.请自行检索一篇规范的量化研究报告,说明其中的研究假设,并评价假设的合理性。

8.请根据某项研究课题拟出若干个研究假设。

9.什么是条件式假设和差异式假设,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研究假设的类型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0.研究假设和研究设想的区别是什么?

11.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

12.什么是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有哪几种类型,分析单位、调查对象、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3.在一项研究中是否允许采用多种分析单位,如何处理好多种分析单位的关系?

14.请自行检索一篇规范的研究报告,并说明其中的分析单位、调查对象、研究内容是什么。

15.什么是区群谬误和简化论,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区群谬误和简化论?

16.研究内容包括哪些?它对于研究框架的设计有什么意义?

17.研究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它的撰写要求有哪些?

【注释】

[1]探索性研究一般是一种非正式研究,并且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所以不包含在内。

[2]应用性研究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文献研究通常作为先导性研究的一部分。

[3]“放只码头”,沪俚语,意为放条活路,不要逼人太甚。

[4]理论具有意识形态的倾向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是不同的。

[5]参见《辞海》。

[6]他认为功能主义不仅能够建立中层理论,并能最终建立包括中层理论在内的宏观理论。

[7]例如吴思所著《血酬定律》一书中提出的“血酬定律”。“强盗、土匪、军阀和各种暴力集团靠什么生活?靠血酬。血酬是暴力的酬报……不过,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于拼争目标的价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对象是人,譬如绑票,其价值则取决于当事人避祸免害的意愿和财力。这就是血酬定律。引入这条定律,可以更贴切地解释一些历史现象。”

[8]肯尼思·D.贝利,1986: 635。

[9]例如被称为“科斯定理”的理论也并非一条真正的定理,而是科斯所表达的一种制度经济学观点。

[10]“虔诚”表现为参加宗教仪式、宗教组织和获取宗教知识等。

[11]爱因斯坦说过,“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以笔者的认识来说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

[12]实际情况会更复杂一些,社会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被建构的,受到行动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13]例如,在抽样方案中要具体规定抽样误差和置信水平。

[14]研究课题对于本单位或本人的学术影响,现在在很多项目申请中不受重视,但它能够使评审者从侧面了解申请者的学术基础和发展潜力。如果项目申请者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学术发展空间,恐怕也很难提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