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问卷结构和问题类型
问卷主要由封面信、填表说明、访问情况表、访问意见表和正表(问题表)等组成。正表主要包括问题表、编码和编码序号或栏码。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的结构除了正表之外,其他部分略有差异。
8.1.1.1 封面信
封面信主要是在调查时向受访者介绍访问员的身份和研究主持单位,简单说明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请求受访者合作,许诺对受访者提供的资料给予保密以及简单说明抽样方法等(见表8-1) 。封面信实际上是通过对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解释(在访问调查时可以由访问员作较详细的说明),使受访者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意义,从而使受访者愿意接受调查。封面信的具体要素如下:
受访者称谓、问好及谦词:称谓一般根据具体调查对象而定,语气应该亲切。例如,对城市居民调查可用“尊敬的市民”;对于大学生或青年人可用“青年朋友”;对老年人调查可用“老人家”;对于小学生调查可用“小朋友”等。在称谓后面紧跟“您好”,转行后的第一句话是“谦词”,即对调查可能对受访者生活的打扰表示歉意,例如,“请原谅打扰了您的生活和休息”。
表8-1 封面信举例
介绍研究单位及访问员的身份:研究主持单位和访问员身份的介绍可以显示调查的合法性,容易取得受访者的信赖,例如,“我是××大学学生,我受× ×单位课题组的委托进行调查研究”等。同时,访问员在介绍自己身份和研究主持单位时,还要出示有关身份证明或介绍信。
简单说明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如果研究单位和受访者身份的介绍可以让受访者建立初步的信任,那么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介绍有可能引起受访者的兴趣。当然,我们不可能有时间详细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有时甚至不必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因此所谓“简要”也就是大致上把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例如,在家庭婚姻调查时,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有更多的幸福家庭出现,使您的家庭生活更愉快。如果您能告诉我们您对幸福家庭的看法以及您的家庭情况,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幸”。
请求受访者合作和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较好的办法是把请求合作和调查对象抽样方式结合起来。例如,“您作为我们的调查访对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挑选出来的,因此您的意见将代表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不在调查范围内的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得到您的合作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无疑,对于调查对象选取方法不需要进行仔细的说明,我们只是让受访者明白,他是通过科学方法而被选取的,并且他的意见和情况无论对研究还是对其他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保密许诺和致谢:最后要说明问卷调查是匿名调查,受访者的姓名或个人情况不会出现在研究报告里,所有资料都以统计资料的形式出现,并且按照国家统计法的规定,对受访者提供的资料保密,并对受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有的调查给受访者准备了一份小礼品,也可以具体说明,例如,“为了感谢您的访问,我们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品。”
表8-1是笔者设计的一份有关“上海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状况”问卷调查的封面信。
8.1.1.2 填表说明
如果以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还要在填表说明中告诉调查对象问卷的填答方法、注意事项,并解释一些重要概念。填表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答案选择的方法;答案选择的数量;注意事项;对一些重要问题或概念的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本节介绍的“填表说明”仅适用于访问对象,面向访问员的“填表说明”应是非常详细的一本手册。以下是一份用于自填问卷的填表说明(见表8-2) 。
表8-2 填表说明举例
8.1.1.3 访问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
有些问卷还附有访问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可以直接印在问卷上。访问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是由访问员自己填写,在自填问卷中不需要访问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以免引起受访者的误会。
访问情况表:主要包括受访者的姓名、地址、电话,访问员的姓名或代号,以及出访的情况,其中包括出访的次数、时间,出访受阻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访问意见表:访问结束后由访问员对问卷调查质量做出大致评价,也可以记录访问员发现的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访问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的大致样式如表8-3所示。
表8-3 访问情况表、意见表样式
8.1.1.4 正表
正表是问卷的主体,其中问题表是最主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编码、编码序号或栏码等。正表尤其是问题表是调查设计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调查研究的质量。
(1)问题表。问题表是直接用来询问调查对象的,或者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的。从问卷设计的角度看,问题的形式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只提出问题,没有规定的答案供受访者选择,受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见自由回答。例如:
您的休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您对您的孩子在教育上有什么期望?
开放式问题可以使受访者不受问卷答案的影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它可以使访问者和受访者进行比较深入的谈话,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适用于了解人们的意见、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开放式问题所得到的资料难以整理和编码,进行统计分析的难度很大;并且,要求受访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访谈技术,访问时间也比较长,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由开放式问题组成的问卷也称为半结构式问卷,是实地研究或田野调查的主要工具(见第9章),也可以用于结构式问卷设计前的探索性调查。
封闭式问题正好相反,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每一问题都事先设计若干个备选答案,由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见在其中选择合适的答案。例如:
您最近一星期的休息时间是怎样安排或度过的(限选三项)?
①工作 ②学习 ③与家人团聚 ④家务劳动
⑤休息 ⑥健身 ⑦娱乐 ⑧旅游
⑨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对您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有什么期望?
①至少要读完高中 ②大专或高职 ③本科 ④硕士 ⑤博士
封闭式问题填答方便,节约时间,资料便于整理和统计分析,对于受访者和访问员的要求都不很高。但是,难以获得比较深入的资料,对于态度、意见、价值观念类研究不易深入,缺少弹性,有些问题答案会对受访者起到“诱导”作用。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的问卷也称为结构式问卷,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抽样调查。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要做到互斥性和穷尽性,即答案之间既要相互排斥,不能重叠,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互斥性和穷尽性也是所有分类的基本原则。例如,有关职业问项,很多人会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私营企业主、商业服务性工作人员、个体经营者”并列在一起,但是,根据职业分类,私营企业主应该归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个体经营者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商业服务性工作,应归到商业服务性工作人员类别。显然,这是因为采用了两种分类标准,即职业的分类标准和所有制分类标准。由于不可能在职业问项中把所有的职业类别都罗列出来,为了做到穷尽性,可以在答案中加上“其他”类别,并要求选择“其他”类别的被调查者注明具体内容。资料整理时如果发现“其他”类别的比率超过5%,要对“其他”类别重新整理,因为“其他”类别的比率过高,在统计分析中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吸取开放式问题的优点,有的问卷也会安排少数比较简单或者容易回答的开放性问题,但是开放性问题不宜很多(一两题即可),太多的话就会改变结构式问卷的性质。
从问题类型来说,任何问卷都包括三大类问题:第一类是社会背景类问题,例如,受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水平等;第二类是客观事实类和社会活动类问题,例如,家庭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邻里活动等;第三类是主观态度类的问题,例如:“您对于青年夫妇离婚现象的增加有什么看法?”“如果可能的话,您希望有几个孩子?”“在我们不能识别有些乞丐是职业乞丐的情况下,您是否愿意帮助乞丐?”
(2)编码和编码序号或栏码。在结构式问卷中,为了便于把调查资料输入电脑和统计分析,必须把文字资料转换为“数字”形式,这种“数字”就是编码。因此,所谓编码就是以数字或符号代表答案的类别。编码是资料系统化、类别化的过程,即资料按一定标准分类后,以数字或符号来表示资料的类别。虽然编码既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表示,但是以数字表示为好,既便于输入,也便于统计分析。编码一般标在答案的旁边,例如,男和女左边的“ (1)”和“ (2) ”就是编码,分别代表“男”和“女”(见表8-4) 。编码的方法有预编码和后编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调查采用预编码的形式,以前需要采用后编码的问题,例如量表中的正向语句和反向语句分数的变化,现在可以直接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中处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与专业术语有关的问题,还是采用后编码的方法,例如职业、家庭结构等。编码序号或栏码就是问卷最右边用一条直线分开的一串连续数字,它代表每个变量在整个数据文件中的位置。空白处由过录员填写问题答案的编码,便于录入计算机,调查研究中的行话“编码”就是指这一工作,即把左边的由受访者选择的答案编码过录到右边的编码序号或栏码空格中。现在很多研究已不再采用“过录”方法,即将答案编码填写到问卷中的栏码里,而是由输入员直接将问卷答案编码输入到计算机。
表8-4 问卷编码和栏码举例
注:数据文件中,每一个被调查者对应一条由若干位数字组成的数据记录,表8-4里右边的数,1~4指数据记录的1~4位,是访问对象的编号,若被调查者为再婚男性,第5位数字则为1,A1~A6的变量依此类推,直到11位上写上(5再婚的编码是5),完成单个个案的数据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