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研究方式、研究性质和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
由于理论性研究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调查来检验和发展社会理论,是一种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研究,试图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运行的规律,并从理论高度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理论性研究从研究目的或作用来说不属于描述性研究,或者至多是以描述性研究为前提,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研究方式看,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都可以进行理论性研究,但是,调查研究一般是通过假设演绎方法,在对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验证某种理论假设;实地研究一般是运用归纳推理方法,根据对质性资料的分析,从中概括出某种理论,或者对某种理论进行诠释;文献研究是在二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或者通过对二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概括出新的理论以及对理论进行诠释。
与理论性研究相对应的应用性研究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它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应用性研究必须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或者为改善社会状况、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咨询。应用性研究既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方式,也可以采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方式虽然也能采用,但对于重大社会问题的对策性研究,一般还是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一般来说,应用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即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不过,笔者认为应用性研究尤其是涉及重大决策的应用性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解释性研究的基础上,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取向的,或者说任何重大决策背后都掩藏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博弈,这类研究既是一种理论性研究,也是一种解释性研究。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政策研究的背后,实际上充满着“市场”导向和“社会”导向的争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两种不同理论的对峙,其背后又反映了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博弈。因此,任何政策都是一定理论具体化的表现,从而使某种理论通过相应政策得以实施或落实。
在研究设计中,除了要注意研究性质、研究方式和研究目的之外,还要考虑时间性因素,即是采用横向研究还是采用纵向研究方式。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调查研究或量化研究主要是横向的,实地研究或质性研究主要是纵向的,但是调查研究有时也采用纵向研究方式,如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实地研究从它的特点来说一般不会采用横向研究方式,当然并不排除对某一时间横断面的社会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如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实地研究采用纵向研究方式,也仅仅是指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历史考察,一般不会拘泥于纵向研究中的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那样的严格规定。
我们在前面很多地方强调理论对社会研究的重要性,那么,到底什么是理论?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将理论和经验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