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自填法
自填法主要优点是:成本较低,可以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较高的匿名性,比较适合敏感性问题、个人隐私问题的调查;如果问卷设计比较科学,概念比较清楚的话,自填法还可以避免访问员的解释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或减少某些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是自填法也有明显的缺陷。第一是回收率较低。自填法完全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如果被调查者不予配合的话,很难保证回收率。第二,对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能力。如果被调查者教育程度较低,或者虽然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理解能力很低,就不能采用自填法。第三,问卷质量无法保证或者无法验证。自填法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是相信被调查者能够自己填写问卷,并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或看法。但一般来说,很难判断一份问卷是否是样本中规定的访问对象填写的,也无法验证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且当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遇到疑问时也无法给予帮助。
自填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函访法。个别发送法就是由调查主持者委派专人根据样本名单将问卷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并告诉其调查的意义和大致内容,以及填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约定收取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集中填答法是将访问对象集中在一个房间,然后由调查员将问卷发给每个被调查者,并说明和解释问卷调查的意义、大致内容和填写的要求,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填写完毕,经检查当场收回问卷。函访法就是将问卷装入信封,并附上邮票、回寄信封,写清楚寄回地址,通过邮局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写完后再寄回来。
自填法中的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个别发送法是自填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调查员有机会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意义,并解释问卷填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概念。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回收率。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填写时间比较充裕,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因为需要派出大量的调查员发放问卷,调查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问卷填写质量较难保证。集中填答法要比个别发送法成本更低,并且能够保证问卷回收率和填写质量,但是集中填答法的使用范围有限,比较适合对学生,以及单位配合下的问卷调查。而且,在填写过程中由于大家在一个房间或空间里,容易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相互之间有时还会出现“讨论”的现象,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函访法是所有自填法中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但也是回收率最低,填写质量最难保证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受到被调查者姓名、通信地址的限制。在函访法中,最大的问题是回收率很难保证,有的时候是非常低的。据美国社会学家肯尼斯·D.贝利介绍,函访法的回收率有的只有10%,而能达到50%就被认为足够了,达到70%, 80%就被认为相当好了。为了提高函访法的回收率,首先,不要让人误会为是商业调查,要明确说明调查的公益性和合法性。其次,封面信要单独打印,并单独装封,再和问卷以及回寄的空信封装入一个大信封,一起寄给被调查者。再次,邮寄时间要尽量避开节假日或考试复习阶段,以及对于被调查者来说可能发生特殊活动或事件的时间段。最后,问卷寄出之后,还要发跟踪信(提醒信)或打电话提醒,帮助提高回收率。美国的一项关于妇女投票者联盟成员的研究,发出问卷后,第一批寄回的比率达46.2%,发出第一份提醒信后又收回12.2%,发出第二封提醒信并附加问卷,又收回8.8%,最后经过电话提醒后又回收10.1%,总回收率达77.3%(肯尼斯·D.贝利,1986: 207, 227, 236) 。国内一些大型媒体的调查,有的采用抽奖的方法提高函访调查的回收率。[1]